二、不能因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而完全否定改革前的计划经济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重新审视历史时,是否就可以对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予以完全否定呢?对于改革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分别选择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体制如何评判这一问题,不能孤立地仅就中国的情况简单下结论,而应当将中国纳入世界范围来考察,其中的决定因素在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属于后发国家,这一特定的生产力格局和实现赶超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也就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择优方案。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必然选择赶超战略,这样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然而,后发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却有一道鸿沟,即发展经济学所说的“贫困陷阱”——发展中国家由于恶性循环而难以摆脱贫困。对于新中国而言,困境还不仅如此,还要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采取了通过政府计划调节来集中配置资源,以推进工业化的发展突破“贫困陷阱”的路子。如果不实行计划经济,完全依靠市场手段,“一五”时期顺利实施以156项为重点的工业建设项目就难以想象了,20世纪60年代起顺利实施重大经济战略举措——三线建设也难以想象。正是通过计划手段集中配置资源,中国才在短时期内取得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和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等辉煌成就,才有了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才有了资本主义国家放弃对中国的封锁而开始向合作发展的转变。实践已经证明,计划经济体制对于中国实施赶超战略而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功绩不可磨灭。同时,还应当认识到,实行计划经济应当作为后发国家实施赶超发展战略的重要经验,不应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而对计划经济予以完全否定。
如果说计划经济是后发国家实施赶超战略之成功经验,那么是否就没有必要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呢?这也是一种非历史的逻辑推断。中国在通过实施计划经济快速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后,经济体制僵化缺乏活力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如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竞争影响效率的提高、难以反映供求关系陷入“多了刀子砍,少了鞭子赶”的怪圈和扭“多了多了少了少,少了少了多了多”的秧歌,结果导致经济短缺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解决。鉴此,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978年以来的经济改革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实行渐进式改革,即在长期实行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这种改革呈现出并非完全割裂或对立而是一种明显的路径依赖关系,在转变过程中因时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与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仅就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而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英国、美国等实行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也不同于德国、法国等实行的莱茵模式。[5]换言之,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不仅为改革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路径依赖,从这种历史统一性和内在关联性分析,也不能对计划经济予以完全否定。
相关专题 |
· 《当代中国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