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教授。黄策舆 摄
[主持人]:其实说白了就是保障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最基线。我感觉在今年两会上,大家谈得最热的一个词就是简政放权。感觉政府在提简政放权,连学校和医院也在提要简政放权。想问一下褚老师,克强总理在会上也说到我们在推进简政放权过程中确实也遇到了一些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这里的“最后一公里不通畅”指的是什么呢?
[褚松燕]:其实总理提简政放权是抓住了中国以往发展道路当中一个主要脉络,也就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政府从全能,什么都管,渐渐地往有限政府过渡。有限政府过渡的话,实际上是一个权力不断往社会、往市场上放的过程。在这个放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权力带来什么,往往权力会带来利益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它是一个分配的核心。分配的核心,实际上就是有利益。
[褚松燕]:为什么说是最后一公里不通畅,或者中间梗阻呢?恰恰在于政府内部。我们看到到现在为止,简政放权以行政审批这个角度来说,已经取消下放416项,总理承诺今年再取消下放200项。这样一来带来了什么?政府自我改革。政府自我改革过程当中就涉及到有些部门和分配相关的利益、关联的权力很可能不愿意放。这是政府内部造成的梗阻。怎么去解决?在这里面,我们会看到,最后一公里不通畅,一方面是放权放不彻底,避重就轻,我把容易的都给你了,然后难的,我给它打扮打扮,让大家看不出来,最后我还抓着。另外一种是服务不到位。这里面跟我没有关系,我不去做,为什么?只要不去做的,要么没利益,要么责任太大。在这里面有这些表现。
[主持人]:应该说我们应该加强哪些制度化来管理我们现在所有的权和钱呢?
[褚松燕]:事实上,管理权和钱,我们也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从改革开放以来这些角度,一方面讲创新,但是创新并不意味着不要规矩。另外一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就是法治。我们会注意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昨天的答记者问方面,克强总理都在强调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就是你的观念,你想到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先看看它有没有依据。我们说简政放权,首先你要抓在手里的权力有没有依据。法对于政府来说,法无明文授权,你不可为。反过来对于社会、对老百姓和企业来讲,法无明文就是没有禁止,你就可以都去做。这方面,法治对应的是政府权力方面,你要行使,有没有依据。这是一个方面。
[褚松燕]:在法治思维之下,就需要建立一系列相互关联、配套的制度,形成一个制度的链条,中间不能有一个环节去给它空掉。权力链条,我们会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还有答记者问都提到权力清单的制度。权力清单制度只是第一步,它解决什么问题?首先解决的就是,比如说我们现在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当中,你现有哪些行政审批,这些行政审批,你有什么依据,它的效果怎么样。取消了,评估一下,它的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建立权力清单,权力清单这个制度相衔接的就是你有可能有新增的,新增的是不是也有法律依据或者现实需要。去年9月份的时候,国务院也发了一个通知,你这个方面必须得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来确认新增的这个是不是可以列到单子里面去。
[褚松燕]:跟这个相关的,紧接着是预算管理,还有相关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一致。根据这样一些,紧接着下一个制度就是公共信息公开。我们在这里并不仅仅说的是政府信息公开,因为政府信息公开我们有条例,但是事实上我们知道大量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甚至还有我们的人民团体、群团组织,像这样一些,以及往后社会组织,比如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等,它只要是从社会当中、从市场当中获取了资源,并且你用于公共的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这方面,对不起,你都应该把相关的信息公开、财务制度、你的活动、项目、执行情况,都应该是公开,而且是可查询的。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褚松燕]:除了这个制度之外,还有相关的监督制度。跟监督制度相配套的,直接对应的是公众的参与机制,参与渠道的沟通。除了这个之外,还有最后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责任追究制度。你行使了这个权力,不是有了权力才有责任,应该是反过来,有了责任,所以才赋予你这个权力。你这个权力行使过程当中,出了瑕疵、出了问题,对不起,依照法治的要求,过来追究你相关的责任。在这个里面,它应该是一个完整制度的链条,这个制度链条的构造,其实它是有一个战略的选择,就是从法治的层面、法治政府的层面。
[褚松燕]:从策略上来说,我们会注意到,中国是一个单一制的国家,基本上中央政府把大的宏观面定下来之后,地方政府负责因地制宜地执行。你在这里面,我们中央政府,两会也反映出来,今年两会交锋比较厉害,它反映出来是对民意的一种及时的回应。回应完之后,民意是一种压力,中央政府的战略规划也是一种压力,所以我们注意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面提到,中央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这方面的职能,地方政府是做具体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这样一种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工,从策略方面,也是使政府成为一个整体性的政府,有效地回应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和老百姓的需求,只有这样,制度链条才能打造得比较牢固,才能把硬苦头啃下来。
[主持人]:也就是说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首先从制度上、法律上完善条文条例,在政务上要更公开化、透明化。看来我们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头,不过还是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据媒体统计,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当中,“发展”一词出现了119次,“经济”一词出现了80次,“改革”出现了77次,“社会”一词出现了69个。这四个词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想问一下两位老师,这些高频词对我们说意味着什么?
[唐任伍]:媒体工作做得很细,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些词都做了统计。确实,我们不能完全说这些词出现频率高,就表明政府可能下一步对这个事就最重视,不能完全等同。但是确确实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下一步工作的主线条,反映了它的基本思路。比如,“发展”出现119次,确实,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我们国家之后,包括改革,包括改善民生,都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做得到,这是最重要的,出现119次,“发展”是前提,没有发展,什么都做不了。
[唐任伍]:“经济”出现80次。经济,很显然也表现了本届政府在2014年的工作的重心在哪个地方。经济是引擎。经济体制改革,李克强总理这次再三强调了,经济体制改革要作为新的牵引力,一个引擎,新的引擎。只有经济体制改革改好了,其他的体制改革才能走得顺利。
[唐任伍]:“改革”,改革是主旋律,出现77次,整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整体设计,整个国家的工作都纳入了“改革”行列之中了,全面深化改革了。现在包括深改委已经正式工作了,已经设计了300多个改革的方面、改革的领域,都设计好了,表明下一步改革是一个主旋律。
[唐任伍]:“社会”一词出现69次,说明我们国家过去在社会管理这个方面还比较薄弱,下一步社会管理的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是一个重点。
[唐任伍]:我概括这四个字为什么出现频率这么高了呢?发展是前提,经济是引擎,改革是主旋律,社会管理是重点。应当说,今后可能政府下一步的工作,2014年的工作可能是沿着这个思路来开展的。我不知道我这种想法正确不正确。
[主持人]:唐院长说得很生动。褚教授,您有怎样的看法?
[褚松燕]:在我看来,这些高频词的出现,反映了几方面。第一方面,说明我们国家领导人这个集体对中国现在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世界当中的中国,他的认识非常清楚,就是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昨天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回答美国记者问,中美之间的关系,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定位,实际上意味着发展还是仍然有效解决我们中国当前出现的很多问题,它的一个前提,就像刚才唐老师总结它是一个前提。但是,我们说我们现在整个发展,我们经济总量是上去了,但是我们的质量还不高。你在这里面,国际竞争压力又非常大。国内,发展的民生压力又非常大。改革的成果就要一方面普惠,另一方面,改革的成果这个蛋糕还要继续做大。这个方面他就之所以强调发展和改革了。
[褚松燕]:但是,发展和改革为了谁?为了老百姓,老百姓干吗?老百姓组成这个社会,这个发展要进一步依赖社会。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主要是打开了政府和市场之间,往后的发展重点尽管经济技术往前冲,但是经济需要的另外一个支撑力量,那就是社会。对社会的强调,以后会越来越多。
[褚松燕]:我们现在的发展,还意味着它不单纯是经济发展,它是一个综合发展,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甚至人们其他的衡量质量方面,比如幸福指数,还有人们生活的体面度等等,它是一种全面的发展。这些词关联起来,说明了第一个方面,我们中国现在还在发展中。
[褚松燕]:第二个方面,中国的发展怎么走?还得改革。而且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改革。怎么来这样呢?要激发出市场的活力,激发出社会的创造力,从而形成发展的动力。这样一来,我们原来一直强调生产力,但现在深化改革,深化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生产关系说白了就是制度,你就是要把制度环境给它做好了。简政放权也好,激发活力也好,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资分开,提这些东西,最后对归结到制度环境的改造。制度环境的改造,在这里要打造什么?打造和中国的高质量、可持续的、优质全面发展相配套的这么一个制度环境。这样一来,它形成鼓励创新,一种很祥和的、很宽松的社会氛围,激发出来整个人们的创造能力。
[褚松燕]:这样一来,能够形成什么呢?形成资金的自由流动,形成人力的自由流动,更重要的是形成智慧的自由流动。只有这个样子,我们才会看到政府尽责、市场尽力、社会合力,这样一来,中国未来的发展,应该说是可以让人乐观。
相关专题 |
· 唐任伍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