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图书连载

第六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2014年02月17日15:4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党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提出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战略,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08年以来,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经济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地区空间布局日趋协调均衡。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党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一直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逐步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问题。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环境问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党在20世纪80年代就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90年代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迫切。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在稳步推进国内改革发展的同时,我们党十分注意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我国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权和话语权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中国奇迹”、“中国道路”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我们党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了全面部署。适应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建设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加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