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图书连载

第六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2014年02月17日15:4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在对外关系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顶住西方压力,打破国际上的封锁,成功挫败了反华势力妄想扭转中国社会主义方向的图谋。到1992年,中国已同15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贸易、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穿越疾风暴雨,乘风破浪继续向前。

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继续深刻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许多重要突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向了21世纪。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新一轮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高潮兴起,在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明确主张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鲜明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此后,我国先后出台投资、财税、金融、外贸、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于1995年提前5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随后又于1997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

为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党中央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断研究和提出新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并推动实施“两个转变”(即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随后,又先后提出和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文明发展道路,特别是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总结了党的基本经验,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以及社会、文化体制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