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杨金海:理论艺术化的新典范

——为寒夫先生《艺术家眼中的马克思主义》一书所作的序言

2014年01月28日08:44   来源:中共中央编译局

原标题:理论艺术化的新典范

  请看,该书《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一章中的一段话:

  “纵观近二百年来的世界革命和由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最后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而壮阔的历史实践,人类的思想和哲学在告诉我们:马克思列宁主义决非僵化刻板的所谓教条学说,而是替天地行道——以宇宙生存规律和人伦承人道统来指导世界的伟大工具。他们的思想火花,燃烧人类在为争取自由而浴血奋战;他们的哲学秘码,开启了人们走向理性思维和合理存在之门;他们的经验,让世界人类饱受福报,传而不绝而蔚之风华万古,辉炳千秋;他们的智慧——令今天的人类如此丧失无产阶级之信念而不胜羞愧、忏悔不已!”寒夫先生用自己特有的艺术家气息很浓的语言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历史价值的理解。

  寒夫先生的这种风度气象也体现在他的每一篇文章中。这些文章是他数十年来陆续撰写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生态问题、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等领域。

  不仅如此,寒夫先生还用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书写了许多经典作家的名言警句,收集了不少马克思恩格斯以及有关历史人物的油画、照片,并将这些作品插入书中,更增添了该书的艺术魅力。

  我与寒夫先生相识只是近年的事。2011年,中央编译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拍摄制作了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年传播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思想的历程》,同时建设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寒夫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但他的关注最令我们感动。他曾经多次来展览馆参观,并写下一篇充满深情的文章《是圣地 ,又是殿堂----谨此献给“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其中有这样一段诗:

  我到过许多博物馆,

  也拜谒过不少墓碑,

  我敬仰过许多圣贤的陵寝,

  也叩见过不少达人的灵位。

  然而,唯有这一块净土

  不堪由其他的栖所相提媲美!

  这里,陈列着全世界最伟大的图像群,

  他们——让近两百年的历史掀起层层巨浪;

  这里,聚集着全人类最曜眼的思想火花,

  他们——头一回奏响宇宙间最妙美的精神乐章!

  这里,一个无与伦比的烂漫的大和世界,

  他们——使我垂目:这里是圣地,又是殿堂!

  去年春天,经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主任陈庙亭同志介绍,我与寒夫先生相识。作为电视片《思想的历程》的总撰稿以及展览馆的创建人之一,我对寒夫先生的诗文所给予我们工作的肯定很感佩。然而,令我最感动的决不仅仅是这一点,而是他对马克思精神和人格的忠诚拥戴。我没有想到,作为一位艺术家,寒夫先生居然对马克思的理论如此热爱,而且几十年如一日,用心思来学习之,用诗歌来赞颂之,用书法来弘扬之。要知道,寒夫先生是一位自谋生路的艺术家,如果不是出于真心,他是不会把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这方面的。想到这些,作为职业理论工作者,我们有何理由不努力研究和弘扬马克思理论呢!联想到我们理论队伍中还有那么一些人靠讲马克思理论吃饭,而并不用心,也无多少成果,甚至还对马克思主义有不敬言行,就更感汗颜!在我的建议下,寒夫先生用了一年时间,整理完善了他这些年的思想成果,这就是我们即将看到的《艺术家眼中的马克思主义》一书。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195周年,也是他离开我们130周年。在这个时候,寒夫先生的这部著作问世,是纪念马克思的最好礼物。我能够为此而做一点努力,也颇感欣慰。我相信,对今人来说,这部书将会成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艺术化的新典范,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助力,有心的读者会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灵感。至于对该书更深入的评论,包括发现其中的珍宝和瑕疵,就留待读者去做吧。让我们祝福寒夫先生这位真诚的马克思主义粉丝吧!

  欣作感文,为之以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秦华)
相关专题
· 杨金海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