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文秀:如何纠正干部讲话“假大空长”陋习

2014年01月20日09:11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纠正干部讲话“假大空长”陋习——习近平话语风格的实践意义

编者按:2013年12月9日,作者在本报刊发了《习近平讲话的语言风格及特点》一文,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为了更好地引导领导干部切实转变话风,作者又撰写了本文,以期有效纠正干部讲话“假大空长”陋习。

探究和总结习总书记讲话的语言风格及特点并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以此为方向、为标杆、为镜子,对照检查、习之用之,切实转变话风,认真纠正讲话中的“假大空长”陋习,构建起与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相适应、相符合的话语体系。这正是探究和总结习总书记讲话语言风格及特点的实践意义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语言风格及特点,既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既有独特的个性,又有普适的共性;既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可亲可近、可学可用。我们党员干部应当悉心领悟贯穿于习总书记讲话中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和风格,并把它内化于心、外见于行,转化和运用到各自的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

多讲些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话,让话语接地气、有底气。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话最有“泥土味”,是最接地气、最有底气的话。习总书记讲话最显著的特点是结合实际、切合实际、符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始终站在中国这片沃土上,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贴心、心连心。我们的干部讲话时一定要始终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因群众而说话、为群众而说话、替群众而说话,说群众想听、爱听、乐听和中听的话,说到群众的心坎上去。讲话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是要说给广大干部群众听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话既从实际中来,又能到实际中去。凡是端着架子、摆着谱、拉着脸说的那些虚头巴脑、不着边际的话,都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讲话中的表现。

多讲些真话、实话、心里话,让话语还原本色、回归本真。真话是最有魅力的。习总书记讲话的语言魅力就在于话里话外、字里行间很真实、真切和真诚,他或推心置腹地促膝谈心,或语重心长地谆谆教诲,道的是真情、讲的是真话,这种语言有极大的心灵冲击力、震撼力。言为心声,文以载道。这就教育我们的干部讲话时一定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违心的话,更不讲昧良心的假话、谎话、忽悠人的话。现实中,有的人奉行人心隔肚皮,“遇人只说三分话”,甚至推崇“不说假话就办不成大事”,让真话、实话、心里话这一本色、本真的东西被人为地遮蔽了,蒙上了污垢,结果讲的话只会让人左边耳朵进右边耳朵出,黯然失色、令人生厌。只有讲真话、实话、心里话,才能找到语言表达的原点,让语言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相关新闻


【特别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治党战略思想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纪实

习近平之江新语:生活情趣非小事

习近平施政新路十大亮点

何毅亭: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常学常新常用常新

“四大关键词”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