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专家风采

韦建桦:构筑通向真理之桥

王斯敏

2014年01月13日08:44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韦建桦:构筑通向真理之桥

  2

  编译局的传统使他感动。留学德国,他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的良机,为从事编译工作“广搜博采、积铢累寸”

  不久后,韦建桦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考试,准备师从冯至教授攻读德国语言文学。

  当月,中央编译局开始招收翻译和研究人员。经北大西语系严宝瑜教授推荐,局领导专门委托副局长顾锦屏,千里迢迢来到攀枝花,对韦建桦进行考核。

  很快,韦建桦同时收到了社科院的录取通知书和中央编译局的商调函。

  他必须尽快作出抉择。师从冯至教授攻读德国语言文学,是他在北大期间就怀抱的梦想;从事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则是他多年来视为神圣的工作。经过反复考虑,他最终选择了编译局。

  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了经典著作中译本的诞生过程,也感受到了高洁的奉献精神。

  在马克思恩格斯留下的著作、手稿、笔记和批注中,约有65%是德文写成的,30%用英文起草,还有5%是用法文、意大利文等欧洲语言文字撰写的。编译家们需要根据权威的外文版本,翻译和校订这些重要文献,同时还要对经典作家的思想遗产进行钩深致远、探赜索隐的研究和考证,以便为中国读者提供内容丰富、译文精当、编排严谨、资料翔实的基础文本。一部译作的最终定稿,需要经过几十道严格工序。

  中国和欧洲在历史、文化、心理、语言等方面的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由于经典作家著作涵盖的领域极为广泛,这就要求编译工作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学术修养和语言造诣。

  一接触经典著作翻译和研究工作,韦建桦就深感自己“腹笥甚俭,学力不逮”。著名学者和翻译家朱光潜曾勉励他“利用分分秒秒时间”刻苦学习,争取做到“日异其能,岁增其智”。编译局的领导和专家言传身教,更促使他下定了攻坚克难的决心。

  他没有辜负师长的期望。几乎每个晚上,他都在办公室读书;有时读到深夜,就索性与书为伴,直到翌日清晨上班。每到周末,他一大早就带着干粮到编译局看书,离开时已是满天星斗。

  1981年,编译局派他去德国进修。经过考试,德国导师为他制订了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并将莱辛作品与思想研究确定为论文题目。

  年轻的心兴奋不已。然而,最初的激动过后,他犹豫了。

  留学时间只有两年。如果读博,他只能研究德国文学史的一个专题。但,他的使命是经典著作翻译,他必须紧扣这个目标,在有限的时间里关注各个相关学科领域,尽一切可能积累广博的知识。

  思量再三,他作出了一个让导师和同学们感到意外的决定:放弃读博,自主选择课程。

  于是,在海德堡大学哲学、经济学、史学、社会学和艺术史课堂里,多了一个中国青年的身影。他把在这里汲取的每一点知识,都同对经典著作的理解结合起来,同提高自己的编译和研究能力联系起来。在明确的目标下,他广泛搜集资料,分类撰写札记,请教著名学者,进行实地调查,逐步解决自己在经典文本编译中遇到的难题。紧张的学习、有序的积累,使他体会到“日日新,又日新”的快乐,同时也增强了做好编译工作的自信。一想到在德国学习的每一天都与今后的工作相关,他的内心就十分充实。

  多年后,有人问韦建桦:“当年放弃读博,现在是否后悔?”

  他回答:“有点遗憾,但不后悔。那次选择为我后来实现人生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