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全国百家网站寻找“追梦人”报道(新华网)

“微信之父”张小龙:手机时代的“地球观察者”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周劼人 贺大为 叶前

2014年01月10日10: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微信之父”张小龙

还有人质疑说,微信再成功也是一个抄袭的产品,内有米聊,外有Talkbox,连《华尔街日报》在授予张小龙2012年创新人物时,也没有回避中国互联网的“山寨”问题。

这次,张小龙正面“接招”:“我不认为找一个国外的‘老祖宗’就是抄袭,同类的产品都有类似的主线,这正是人类知识传递的方式,难道我们要说所有的通讯工具都是贝尔发明的吗?”

他恰恰认为,能否用以前的知识做出满足当前需要的产品,能否在表面的类似中抓住本质的不同,这才是创新的能力。

事实上,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更像张小龙的本色演出。

他不喜欢别人喊他“张总”,“小龙”是上下内外一致的称呼。他也几乎从不给同事下什么“指示”,大家觉得他做事就像“喊了一声冲啊,然后自己扛着旗子一路冲在了最前面。”

记者给微信团队拍照时,张小龙略显局促地兀自站立,并且真诚地问摄影师“我的手放哪里”;而一群人则不待他安排,呼啦啦围过来,自发把他围在中央,轻松摆出各种Pose。

他说话总在一个声调上。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他的眼睛会放光,他的语速会加快,只是,声调、用语还是那么平实普通;而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即便对方口若悬河,张小龙也往往只说一个“嗯”。

好像很少有人当面问他成功的秘诀。但翻翻他的过往就有了答案: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产品还在坐冷板凳时,张小龙沉浸在用业余时间做Foxmail的快乐中;加盟腾讯、接手QQ邮箱后,他坚持把产品做得简单、精细……有人感叹他“做了三次,就成功了三次”,但他其实始终在做一件事——坚持做喜欢做的,并从中获得快乐。

“业界的成功和内心的快乐,哪个对您更重要?”记者问。

“当然是内心的快乐。”张小龙不假思索,“现在的快乐不会超过当年做Foxmail写程序。”

深夜是张小龙工作的黄金时间,也许此刻他正独自面对屏幕,细细感受千里之外的用户。如此的场景,倒真是有些像微信开机页面中,那个意味深长的“地球观察者”……

张小龙梦想宣言:

美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有些落后于中国,比如美国还没有一个类似微信的软件,美国人现在仍热衷于发短信,所以我相信有巨大的机会在等着我们。

张小龙基本资料:

腾讯给出的一份数据显示,国内外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2.719亿。异军突起的微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种颠覆传统社交的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这样一个庞大的微信网络是如何建立的,未来还能给人们带来哪些惊喜?它是坚不可摧还是昙花一现?张小龙和微信团队又是一群怎样的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