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全国百家网站寻找“追梦人”报道(新华网)

“微信之父”张小龙:手机时代的“地球观察者”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周劼人 贺大为 叶前

2014年01月10日10: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微信之父”张小龙

这种观察与思考,已成为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团队持之以恒的习惯,对用户的感觉在日复一日中逐渐形成。“都说乔布斯‘有感觉’,‘感觉’并非凭空而来。”他的同事说。

张小龙的“感觉”,常常被人总结为“化繁为简”,这也几乎成为了低调的他在互联网上的标签式话语。而他也确实常常提醒团队,“虽然要满足用户复杂的需求,但大部分新功能是可以砍掉的。”事实上,没有哪一个用户会热衷使用一个界面和操作都无比繁杂的产品。

“极简才能不被超越。”张小龙在很多公开场合都会拿微信的“摇一摇”功能做例子——用户同时晃动手机,“咔嚓”一响,就可彼此添加为好友,再不必输入长长的微信号。

更让张小龙得意的是,微信的“朋友圈”用简单的产品形态和功能,满足并覆盖了庞大人群的复杂社交需求。

如今,每天有上亿条信息在这里传递,上亿张图片在这里曝光;很多久未联系的朋友在这里通过“点赞”,宣布着重逢;更数不清有多少用户,每天睁眼后摸到手机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点开微信朋友圈,看着彩色小圆转动后带来朋友们新鲜的动态。这无疑是对传统社交活动的颠覆。

“复杂的社交,要抽象为基础的脉络,做不到这一点,整个产品或功能就会异常复杂。”这是张小龙在朋友圈的设计中总结出的方法论。但也正如他所说,这种对“化繁为简”的执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至今也没有哪本书能做出系统的总结,往往只能依靠长久的积累与丰富的经验。”

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互联网界,张小龙带领的微信团队却在某些方面出奇的“慢”。

——“朋友圈”从提出想法到开始实施,耗时数月;

——从开始动工到最终上线,耗时半年。

美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有些落后于中国,比如美国还没有一个类似微信的软件,美国人现在仍热衷于发短信,所以我相信有巨大的机会在等着我们。

“开工时我们选择用英文字母A、B、C来标注版本,可26个字母用完了,都还没有改出一版自己满意的,于是只能用阿拉伯数字接着标。”同事们对这一段“光辉岁月”记忆犹新。

和版本字母一并“名留微信史”的,还有后来被业界传为“小黑屋”的会议室。刚开始做微信时,张小龙和团队十几个成员就在一间几十平米的房间,同十几台计算机为伴,白天靠零食度日,夜晚叫外卖果腹……虽然下午时会议室常常阳光明媚,虽然大家心里都觉前途光明,但那种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的生活状态,大概也只有“小黑屋”三个字可以道尽艰辛。

如今,在微信团队新搬入的TIT创意园里,一块用黑色铁板铸成的Milestone(里程碑)立在张小龙所在的办公楼下,上面用寥寥数行清晰地记录着,微信从上线到用户数突破一亿,仅仅用了433天。在不缺乏奇迹的互联网界,这样的“战绩”还是被人看成“奇迹”,并引发了质疑。

有人说,微信的成功要归功于腾讯庞大的用户基础。这种颇具垄断色彩的批量导入,让腾讯在各种产品上几乎“战无不胜”。

但质疑者忽略的是,当年在腾讯内部发力移动互联网通讯产品的团队,不止微信一个,微信与手机QQ的竞争也显而易见。而当微信成功后,它所带来的也并非“寸草不生”的垄断式竞争,反而是公共账号构建的互联网生态,促进了传统产业新一轮的创新热潮。

成功后的张小龙更是“极端”地表达过:避免“打通”,需要打通,说明不是需求;避免“整合”,需要整合,说明都不行了;避免“导入”,需要导入,说明没生命力……因为“用户已经互联,让他们在足够简单的规则下自然反映出复杂的系统,效果就很好;只有没有利用好人际互联这个基础因素的产品,才需要去做运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