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王文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其广泛性、深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各式各样的“改革药方”争相涌现,改革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只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更不是取消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理想目标、以劳动人民利益需求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在南湖游船上诞生就昭示了党与人民群众“舟与水”的密切关系。人民民主制度是在吸取人类制度文明史上一切优秀成果基础上的伟大创举,但人民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地方,其制度的优越性还没得到充分展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充分保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必须不断加强民主法制观念的培育,提高人民依法行使权力的意识和能力;必须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把人民民主落实到底。要让全体人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有更加充分享有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真正感受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让全社会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要使人民群众的权益切实地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维护,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无处不在。这样,人民民主就能得到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发展,党的领导就能得以巩固和加强。
总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结合。没有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就会落空;没有广泛充分的人民民主,党的领导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础;没有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做主就没有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就得不到巩固和加强。
04 全面部署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郭万超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部署,必将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核心价值理念构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内核,是支撑国家与文化发展持续的精神力量。它还是一个国家根本利益在文化上的反映,是一个国家解决最为紧要的“国家认同”问题的关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文化多元、思想多样的格局下,使我们的文化制度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更加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抓住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这个关键。经过多年的改革调整,产生于计划体制下的文化管理体制已有很大改观,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亲自办文化,职能转变缓慢,出现越位、缺位、不到位同时并存的现象。比如,现在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文化项目、文化园区、冠以各种名目的艺术馆、博物馆等,令人担忧。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大小的文化产业园超万家,同质化倾向严重。这次全会要求:“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根据现代政府的职能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政府在文化发展中要定位于加强规划,培育环境,制定政策,注重引导,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与保障。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着力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这个基本任务。一个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另一个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市场,重点是着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要实现大的文化集团和具有创意的小微企业均衡发展,公有制文化企业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协调发展;其次还要打破区域、行业、所有制界限,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第三是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二是要特别注意推动文化服务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三是要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