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北京论坛十周年寄语】胡显章:和谐文明与文化育人

2013年10月29日15:01   来源:北京论坛秘书处

原标题:【北京论坛十周年寄语】胡显章:和谐文明与文化育人



  二、和谐的人是教育的共同目标

  确立并实现和谐文明的共同理想,要依靠和谐的人,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的根本标识和保障,而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共同目标。

  柏拉图在《理想国》提出理想国家的实现要靠国家与个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指出“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使每个人“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并且“使所有这些部分由各自分立而变成一个有节制的和谐的整体”,“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他特别提到要通过体育和音乐教育,“使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使“身心既美且善”。我们可以从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教育家那里找到人类关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初追求。到了马克思,提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观点,指出理想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培育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是现当代许多科学家、教育家的理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织,使这几个方面教育呈现为同一的完整过程。”爱因斯坦呼吁:“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但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偏离,使教育普遍呈现趋利性,由而偏离了孕育和谐人的目标,而正是人自身未能达致和谐发展,使社会直至世界呈现诸多的不和谐性,经常面临着各种危机。孕育和谐的人正是教育应对危机的根本之策。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所指出“高等教育本身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学“必须进行从未要求它实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以使我们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价值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一味的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次道德和精神问题。”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对于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缺乏深刻而普遍的自觉。哈佛大学原哈佛学院院长哈瑞 刘易斯在专著《失去灵魂的卓越 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中批评“哈佛的领导人听任学校的办学方向偏离教育的宗旨,只一味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这里提的教育宗旨是指:“大学原本应该为社会培养原则性强、受人敬重的领导人;应该培养学生重要的价值观、性格、道德,让他们愿意为世界人民的福祉而学习。”刘易斯强调“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有人要哈佛大学对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负责,认为那些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华尔街的金融高管们只知道赚钱,而忘记了社会责任,由而引发了这场危机。联想到中国,我们的校长和教师们,还有我们的家长们,有多少是将培养学生重要的价值观、性格、道德等视为教育的核心问题而予以切实有效的关注呢?面临着种种社会不和谐的问题,我们的教育需要进行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就是要办有灵魂的教育,培养有灵魂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要将其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加以认识和落实。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北京论坛(2013)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