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联改变对日外交政策
自日本被正式纳入美国的亚洲战略体系并成为这一体系的支柱与核心之后,分化美日同盟就成了苏联对日政策长期的也是最主要的目标。在日本共产党“和平革命”与“暴力革命”遭到挫折与失败后,苏联的对日政策在1953年以后逐渐发生改变,与一切国家和平相处成为这一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1953年8月8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第一次表明苏联政府准备与日本政府恢复外交关系。[5]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向更加明显。在对日问题上,赫鲁晓夫希望通过积极努力调整苏日关系以达成苏日复交,缓解远东地区的国际紧张局势,从而树立一个实行和平相处政策的大国形象,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调整苏日关系来分化美日同盟,削弱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
1954年7月21日,苏联第一代理外长维辛斯基在会见来访的日本国会议员访问团时表示,苏联政府希望推进苏日邦交正常化及两国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6]9月初,《中部日本》报社总编铃木致信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提出“二战结束后9年已经过去,是什么阻碍了莫斯科和东京之间恢复正常的邦交”?9月11日,莫洛托夫在答复中表示:“苏联愿意使它和日本的关系正常化,如果日本也将表示同样愿望的话。”[5](p274)这明确传达了苏联准备与日本恢复外交关系的信号。9月12日,苏联第一副外长葛罗米柯在致苏共中央的信中表示:“因为与日本不存在外交关系,彼此间缺乏正常的经贸往来,于苏联不利,而对美国和日本国内的反动派有利。苏联因此在日本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力,这为美国远东政治、经济政策在日本的实施创造了一个优越条件。”因此,葛罗米柯强调:“苏联应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相应措施。”[7]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联政府频频发表准备恢复苏日邦交的言论,争取日本各界有识之士,以达到迫使在恢复苏日、中日关系上毫无作为的吉田内阁倒台的目的。10月12日,中苏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对日本关系的联合宣言》(以下简称《中苏关于对日本关系的联合宣言》),声明中苏两国愿意采取步骤同日本关系正常化。[8]联合宣言在日本引起了很大震动,日本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吉田政府恢复同苏联、中国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正常关系。这让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吉田内阁处境更加艰难,下台不可避免。吉田茂辞职后,鸠山内阁表达了愿意恢复日苏关系的愿望。12月16日,莫洛托夫用发表声明的方式做出回应:苏联政府表示赞同重光葵关于苏日关系的声明,苏联政府准备讨论关于使苏日关系正常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如果日本政府真正希望在这方面采取步骤的话。[5](p276)
1955年l月7日,苏联驻日商务代表多姆尼茨基向鸠山内阁递交苏联政府的信件,表示愿意互换照会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并愿就领土问题、通商、战争罪犯、日本加入联合国等问题进行谈判。当时日本国内以吉田茂为首的亲美派对日苏复交持反对态度,对苏联这一动向表示怀疑和否定,坚持认为日苏应该签订正式的和平条约,并做好长期谈判的准备。但以鸠山为首的主流派的态度却很积极,赞成先以法律的形式结束战争状态,互派大使,然后通过谈判解决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苏联政府完全理解鸠山内阁面临的压力,向日本提出直接进行谈判的建议。1月25日,多姆尼茨基受苏联政府委托向鸠山递交了苏联的正式照会,并提出苏联准备派代表在莫斯科或东京举行谈判的建议。5月,日本同苏联互换照会,决定自6月1日起在伦敦开始举行复交谈判。苏方任命驻英大使马力克为全权代表,日方任命前驻英大使松本俊一为全权大使。6月3日,苏日在伦敦开始正式谈判,经过1年多的艰难谈判,1956年10月19日,两国终于在莫斯科签署了《苏日联合宣言》,宣告苏日关系正常化。
相关专题 |
· 《当代中国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