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媒体盘点:最令人反感的十种形式主义

——官场形式主义状况调查

2013年09月23日07:53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三)对官场形式主义,感觉“麻木”的受访者最多

“谈到官场上的形式主义,您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受访者的答案中,“麻木”占比35.3%,居首位。分列第二、第三位的为“厌恶”、“愤怒”,占比分别为33.8%、28.5%。受调查者指出,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官场形式主义充斥在公众视所能及的地方,官场形式主义引发的不满使其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这种大环境下,久而久之人们反成为鲁迅笔下的看客,面对形形色色的官场形式主义,不少人的厌恶、愤怒心态逐渐演化成“麻木”。

这种“麻木”态度,使得形式主义顺理成章地成为官场的通用法则。被问及“您是否认同在官场中不搞形式主义那一套混不下去”时,52.0%的受访者选择“非常认同”、“认同”,数据表明,过半公众对官场形式主义尚缺乏正确认知,这一现象令人深思。反对形式主义,对公众的上述心态应有充分认识。

(四)官场形式主义盛行首因是“唯上是从等不良官场文化”(61.7%)

在“您认为官场形式主义蔓延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调查中,选择“唯上是从等不良官场文化”的受调查者占比61.7%,列首位;其他依次为“官员个人的升迁需要”(60.7%)、“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52.6%)、“基层群众缺少发言权”(49.1%)、“民意监督难以发挥作用”(46.4%)等。

在对以上原因的进一步深入调查中,一些数据同样给人思考。在“您是否认同不良官场文化助长了形式主义蔓延”这一判断中,69.0%的受访者选择“非常认同”及“认同”两项,肯定了这一观点。

毋庸讳言,对传统皇朝治理产生影响的诸子百家中,首先无法绕开的就是孔子的思想,尤其是在官场形式和纲常方面。孔子强调礼治思想,通过恪守君、臣、父、子各有名分以及贵贱、上下、尊卑、亲疏各有严格的区别来治理国家。梳理受调查者意见可发现,他们认为,这种礼治思维在今天就是官场形式主义的温床。礼治思维延伸出的上下级官员关系,尊卑的社会地位都与今天的法治强调的公平与正义格格不入。如果说前者是传统社会治理国家的“形式”,那么后者才是现代国家繁荣发展的“内容实质”。

“您是否认同搞形式主义有助官员升迁”这一问题中,66.3%的受访者认同该观点。可见,除了传统历史文化糟粕之外,官场形式主义的思维模式还源于自上而下的官员任命制,以及官员个人的不科学的政绩观等。正是不少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官员在升迁竞争中能够抢得先机,使得形式主义成为官场潜规则,屡禁不止。

在“您是否认同GDP至上的考核模式导致了形象工程泛滥”问题的调查中,受访者认同的比例达到85.8%,其中“非常认同”的比例为50.5%。盲目追求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指标,大量基础设施的泡沫型投资等,这些“形象工程”的本质就是形式主义,正是GDP至上的考核模式助长了地方官员只注重地方发展过程中的形式,而忽视发展的本质内容。

以上结果表明,从个人与组织两个层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使得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风气盛行,成为官场通病。

而对此,专家有更深入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陶文昭认为,形式主义有思想认识根源,有历史文化根源,这些都是毫无疑义的。不过,形式主义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青睐,之所以屡禁不止,最根本的还是利益问题。为什么要重形式、做表面文章?一是属于内容不够形式凑。实质性的工作没做好,只能用表面的形式来装扮和掩饰。遇到问题,提不出清晰完整的工作思路,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只好绕开矛盾和问题,避重就轻在形式上做文章。二是借助形式牟取更多的利益。用形式主义,赢得赏识以巩固提升权力,获得首肯而获得更多的资源。官场中的形式主义形形色色,但究其本质无非是为名、为权、为利。正如商人无利不起早,官员无利不搞形式主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