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张占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远景构想,李克强总理亦数次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和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强国梦的必然选择。
已成为经济大国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经济影响等方面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经济影响等层面来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从经济总量看,我国已具备经济大国应有的经济规模。经济大国首先要有世界排名靠前的经济规模。1978年我国GDP只有1482亿美元,2012年我国GDP总量已超过74260亿美元,按照当期价格计算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约142倍,年均增长率约9.8%。2011年我国GDP达到73011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按照一般的经济理论研究表明,一个经济大国的经济规模应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5%左右,这是一个国家成为经济大国的必要条件。根据IMF的统计,2012年,美国、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1.2%、10.2%、8.2%、5.0%。应当说,从经济规模看我国已经完全迈入了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
从经济结构看,我国已具备经济大国应有的产业特征。经济学理论一般用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变化来反映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目前农业劳动者就业比重每年下降约2个百分点,到2020年我国农业劳动者就业比重将由2011年的36%降至18%左右,这与世界经济强国达到高收入水平临界点时的比重将会很接近。此外,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到2012年底,我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基本确立。因此,从农业就业比重、制造业产值等产业结构的特征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正处于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挺进的战略机遇期。
从经济效益看,我国已具备经济大国应有的经济条件。2012年我国人均GDP为6094美元,已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发达省市来看,某些省市的经济总量或人均GDP已接近或超过世界上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我国已成为经济大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按现行汇率计算,2012年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的GDP总量都已接近或超过荷兰、瑞士等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天津、北京、上海等省市的人均GDP已接近或超过波兰、匈牙利等一些欧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另外,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自2006年超过日本,已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位,这对于我国继续运用外汇储备支持国家战略物质储备,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效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从经济影响看,我国已具备经济大国应有的国际地位。一个国家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过程,必然是其在国际组织和事务中不断增加影响力与重要性的过程。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取得了年均增长率达到9.8%的骄人成就,被世界称为“中国奇迹”。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把目光投向中国,开始出现“从西潮到东风”的研究热潮。我国在世贸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经济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贸易规则、国际金融规则制定等领域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此外,我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性组织中正日益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区域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参与多边合作和全球治理的进程中,获得了经济大国应有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