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正视人民内部矛盾背后的群体心态

郝继明:正视人民内部矛盾背后的群体心态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特殊性使得任何单一的处理策略都存在着顾此失彼的失败风险 建立健全各方面利益诉求的平衡机制

郝继明

2013年09月03日15:30   来源:南京日报

原标题:正视人民内部矛盾背后的群体心态

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加速进行,社会结构“同质性”快速消解,而“异质性”不断增加;社会分化的烈度、速度、深度、广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刻,而整合的力度却相对不足。这正是人民内部矛盾大量涌现的历史背景。

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逆。要千方百计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

必须重视人民内部矛盾背后的群体心态

最近,由小微矛盾引发的戾气甚至暴力事件呈多发、高发态势,媒体热炒,群众紧张,学者争论,政府关注。从坏的方面看,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伤害,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但另一方面,对我们也是一种警醒。毛泽东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这种事件发生以后,又可以促使我们接受教训,克服官僚主义,教育干部和群众。”它可以告诉我们,社会在哪一方面已经出现了问题,可以让我们明了下一步的改革应该在什么地方着力,它为新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带来了新的契机。关键是如何认识、把握和利用。

所谓群体心态,是社会的一群人对社会感受的情绪化表达,是这一群人当下的、非掩饰性的、没有来得及加工的直观心情。

群体心态针对某个或者某几个具体的社会问题有感而发(如停车拥挤、交通拥堵、摆摊困难……),这些社会问题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群众眼前利益被损害后引起的缺失性心态。所以,群体心态着重表现为不满、愤慨、暴怒等反程序、反规则的情绪。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受到挫折后的心理能量如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和释放,经长期积累,就一定会“爆炸”。而信息时代加大了人们心理的互动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当前社会的缺失心理主要有:

一是缺乏信仰的无助心理。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期,这个时候,通过求助于传统的价值观和常规的国家伦理,统治秩序得到维护的方式已经失效。加上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尚处于构建中,一些人的信仰就会处于无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