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人:罗志军(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围绕“中国梦”的话题,了解群众在发展现阶段的所思所盼,由表及里思考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也需要凝聚亿万人的力量为之共同奋斗。如何使“中国梦”在基层和群众中深入人心,使每个人、每个家庭把各自的“小梦想”放到国家、民族的“大梦想”中来追求,这也是我驻点调研期间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在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中,我问的最多的是“你们有什么样的期盼?”村民们各有各的说法,言语中有不满足、更有憧憬。把他们的想法归结起来,大致有这么几条:
一个是注重生活质量。现在村民生活总体上已衣食无忧,但在收入、健康、环境等方面又有了更高要求。有的感到口袋里的钱还少了点,希望有更多的收入。有的对健康更加关注,说“过去吃不饱、今天怕三高”“不为生活愁、而为健康愁”。有的对居住条件和环境更看重,希望“关起门是城市条件、推开门是田园风光”。近几年我们在全省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受到老百姓普遍欢迎,那些还没有开展的地方,群众也迫切希望动起来,把村庄、道路、沟渠都搞干净、弄清爽,使生活的家园变得更美丽。
再一个是企求“后顾无忧”。江苏已实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覆盖”,这也是最受群众欢迎、反映最好的民生实事。在这次驻点中我感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最关心的仍然是养老问题,大家都讲现在日子好、过了还要过。有的说最怕的是生大病,希望看病报销的比例再高一些,少数家庭因病致贫的现象确实让人很揪心。有的认为乡村学校的软硬件跟城里比还有差距,想让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还有一个是期盼家庭团圆。村民一个普遍的想法是,希望和子女靠近一点,一家人时常团聚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这也说明老百姓在吃饱穿暖之后,更加注重对生活本质内容的追求。过去大家都为生计奔忙,而往往忽视了对亲情的关注。苏中农村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比较突出。
村民们向我纷纷畅言的各种愿望和期盼,以及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都深深地感染了我,也使我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有了更深切的理解。民生幸福是对“中国梦”的最好诠释。按照十八大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坚持把增进民生幸福作为推进“两个率先”的根本目的,对“两个率先”目标内涵作了丰富拓展,对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两个指标体系作了提升完善。指标体系调整后,从导向上看,一方面科学发展的标准提高了很多,另一方面把经济增长的速度调低了、把预期达标的时间延长了,目的就是引导各地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让“两个率先”的成果真正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基于对苏中发展现状和群众生活水平的判断,我们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今后几年苏中三市面临的主要任务还是提高全面小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要看“平均数”,也要看“大多数”,还要看“极少数”,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防止操之过急、急于求成、降低标准,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满意的全面小康。
在这次驻点调研走访中,我还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村里年长的经历过磨难的人,都说现在的生活好,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希望好政策不要变。联系到现在社会上年轻一代中一些具有自己特殊性的群体,他们对很多问题往往有自己的看法,思想和行为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毫无疑问,这些群体也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他们的脉搏怎样把,他们的思想工作怎样做,是非常需要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再细想想,他们的父辈很多就像我在村子里所接触的那些质朴的村民,对我们党是有强烈的感情依归的。群众是具体的,做好群众工作也必须具体化。我感到,做好具有自己特殊性的那部分群众的工作,首先要以相应的话语体系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让他们了解历史、了解世界,真正认识到如果离开共产党的领导,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不可能有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使他们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知道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美好的未来需要齐心协力去共同创造,从而更多地激发正能量,使一代代人为实现“中国梦”而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