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高校就业率“注水”已成公开秘密——
就业率造假,大学的“最后一课”?
2013年08月13日08:29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就业率造假,大学的“最后一课”?

又是一年招生季,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就业率”成为各高校形形色色的招生简章上最吸引眼球的噱头。

“看起来形势大好,可实际上几乎家家有水分!”尽管展示给家长和考生的就业数字“看上去很美”,北京某重点高校研究生部负责人赵岩却坦言“就业率注水早已成公开的秘密”:以他所在高校为例,今年对外公布的研究生就业率是95%,可实际情况却要“至少砍掉三分之一”。

“注水就业率”被曝光其实并非首次,教育部也三令五申“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必须遵照‘四不准’原则”,但一些学校或明或暗诱导毕业生“炮制”签约的做法还是禁而不止。而如何打破“虚假就业率”怪圈,准确评价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成为“打假”背后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学生忽悠学校,学校以假乱真”

毕业一个多月,已经“就了业”的张丽,还在找工作。

“好好准备下,去浙江一个医院面试,成败在此一举了。”而就在前不久,这位湖北某医药学校大专毕业的女生,刚刚向学校递交了就业协议,上面赫然写着“已被武汉某标签公司接收”,“那啥都代表不了,只代表一个章。学校有规定,不交就业证明就不发毕业证,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是托关系找单位盖章。”

和张丽一样,陈燕所在的湖北某职业学校也有这样的荒唐规定。更严苛的是,为了给学校装点“专业对口且就业率高”的门面,她“被就业”的工作还必须得和“专业相关”。万般无奈下,学护理专业的她求爷爷告奶奶,才在一家私人美容院盖上了章,而她同班的20多个同学里,有四五个都在这“就了业”,“没办法,找医院医生盖章太麻烦。一般给私人老板多说些好话,他们都肯帮忙。”

“反正只要一个章,大不了花点钱。”因为认识一家超市的老板,大连某高校毕业生李磊不仅早早“就了业”,还因帮着班里十几位同学“敲上了大红章”而小赚了一笔,“学校只认章,就了业就能成为一个有效分子,才没人看什么质量。”

这个就业季,和他们一样辗转求职后“被就业”的毕业生绝非少数,还有不少人在网上晒出了五花八门的“注水”就业方式:刻假公章“假装”就业、一个小卖部签下30名本科毕业生、百元网购就业协议……而被逼造假的原因也大致相同:对没能签约就业的学生,轻则派辅导员软磨硬泡、重点监控;重则扣留毕业证书,不予发放。

“不少学校就业季的主题就是‘学生忽悠学校,学校以假乱真’,就业率已经成为不少高校自欺欺人的数字。”某高校就业办负责人刘林无奈地说。

推荐阅读:

有关专家指出:就业率不应盲目攀比

时评:最难就业季也不要虚假就业率

就业率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研究生能否再度“金贵”

就业率逼基础学科“改头换面”

就业率为何会成为政绩“硬杠杠”

别拿就业率“绑架”学生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