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三条”明晰宏调大方向
稳中有进的“进”进一步发展
“虽然二季度增速与年度预期目标7.5%持平,但上半年增速高于今年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的确在去年第四季度短暂回升后持续走低,但连续五个季度经济运行在7.4%~7.9%的区间,说明运行是比较平稳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告诉本刊记者,除了经济增速年度目标之内外,稳中有进的“进”还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0.9个百分点,给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农业生产连续多年处于稳定状态,使得国民经济的基础牢固可靠。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638亿斤,比上年增加39亿斤,冬小麦连续第十年增产。早稻、中晚稻、玉米等在田作物长势良好,全年“十连丰”基本已成定局。
三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在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城镇就业保持了总体良好的态势。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完成了全年目标的80.6%。外出农民工达到1.7亿人,同比增加了444万人。
日前,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表示,我国区域、产业、行业、企业之间运行出现分化,有的日子比较难过,但有的见事早、行动快,能够主动顺应形势变化,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结构转型升级,呈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逆势而上的发展态势。这正是经济运行中蕴育着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
从区域看,东部地区转型升级起步早,调整步伐快,服务业、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率先企稳,而且增速稳中略升,为全国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中西部地区许多地方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对经济企稳也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从产业看,在第二产业发展有所放缓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延续了去年以来增速稳步提高的势头,特别是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发展迅猛。
张立群分析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3%,比去年年底提高0.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包括物流、网络购物等服务业发展较快;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比全部工业高2.3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4%,化学需氧量等排放量同比继续减少。“说明调结构取得阶段性效果,并且为稳定就业奠定了基础。”
对于服务业的发展态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本刊记者表示,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达到中高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部分区域开始迈向后工业社会。这决定了中国将从传统的一般制成品需求转向中高端制成品和服务类需求,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行业看,徐绍史指出,新兴产业发展快于传统产业,与居民消费相关的行业好于与投资相关的行业。医药、食品、汽车、纺织、计算机等行业稳定增长,通信设备、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的增速较快。
从企业看,在市场环境偏紧的情况下,企业主动调整的意识明显增强。虽然不少企业经营困难,但也有许多企业抢抓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积极拓展市场,生产和效益状况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