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结构调整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势观察
结构失衡,确实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我们要抓住现阶段世界经济复苏疲弱、全球大宗商品供应充裕、价格较为低廉的有利时机,借助经济结构调整与改善民生,有选择地进行国民经济短板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建设,将资源、能力与需求结合起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 、结构调整可以促进中国经济更快增长
结构调整势必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强大发动机,成为新的增长点,完全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又一个30年的快速增长(8%以上)。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呈现减速态势。一、二季度GDP增速分别为7.7%和7.5%,比较2010年10.3%的增长水平萎缩了近3个百分点,放缓程度超出预期。由于外部需求形势严峻,国内投资后劲不足,以及市场氛围悲观,如果缺乏有效应对,预计今年下半年和2014年全国经济运行还会放缓,有可能滑出合理区间。
中国GDP增速,不仅仅是个统计数据,而且是多方面经济运行的结果显示,关乎国计民生。下半年中国经济继续减速,一旦低于预期目标,将会引发利润、税收、就业、工资等众多财政与社会问题。实际情况也表明,尽管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下降百分点不多,相对平稳,但对于产品价格、企业利润、财政税收、大学生就业却是冲击很大;尤其是小微企业,地方财政首当其冲;中国股市更是跌跌不休,熊冠全球。因此必须防范经济失速,也不能为完成任务而随意下调经济底限。
面对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不止局面,有些专家学者表示无需出台刺激措施。认为这类措施出台,将会延缓经济结构调整,引发更大规模产能过剩。甚至还有巴克莱的“长痛不如短痛”极端观点,主张以3%的“临时硬着陆”,倒逼经济结构调整,促成今后经济强劲反弹。此类观点无一例外地将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对立起来,具有很大片面性。
实际上,中国经济的更高增速与结构调整并不矛盾,并非调结构就一定要降速。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结构调整,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因为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从总量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制造业孤军深入而环境保护严重落伍;二是生产性投资过于膨胀而民生服务欠账太多;三是大量农民工进城而城市化过于滞后;四是出口依存度过大而内需严重不足。解决上述经济结构失衡,需要发展环保产业,需要加快城市化步伐,需要建设大量惠及民生项目,需要较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等,由此将会刺激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引擎。譬如,一个强大环保产业的崛起,包括环保技术研发、环保装备生产、环保项目施工与运行等,可以推动中国建筑安装业、机械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物流业等数十个行业的兴起;信息消费也是如此,推动强大信息产业横空出世,提供成千上万就业岗位,增加巨额财政收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活跃起来。
经济结构调整,有着被动调整和主动调整两种实现方式。被动式调整,即一种强制倒逼方式,比如经济危机、经济硬着陆、经济大萧条。在这种实现形式下,经济增速急剧回落,大面积衰退,商品价格与资产价格持续暴跌,市场哀鸿遍野,许多企业关停倒闭,失业率居高不下,最终强制性地实现兼并重组,市场关系劫后重生。借助这种倒逼被动方式,当然也能实现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但却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伴随着城乡居民的极大痛苦,甚至爆发战争,社会代价太大。
经济结构调整的另外一种实现形式,即主动式调整,在经济结构失衡尚未导致国民经济崩溃之前,主动实施其合理调整。这是一种“加法调整”,即主要通过加强短板产业的方式,进行国民经济不同行业的填平补齐,同时配套对于落后产能的产业置换措施,实现其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由于这种调整方式,需要大力加强国民经济短板部分,而加强本身即是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不仅不会引发总体经济增速的回落,还会成为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
在合理调整结构的同时,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速,在历史上亦有迹可循。中国改革之初,同样面临着轻重工业严重失衡,城乡居民生活极大差别。当时决策部门将发展作为硬道理,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发展加强国民经济短板部门与产业,实现了中国经济30年的快速腾飞。
同样道理,面对现阶段环保产业严重落后制造业、民生供应能力严重不足等经济结构失衡局面,有关部门应当实施有选择的刺激措施,大力推动环保、信息、医疗等短板行业发展,实现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这样,结构调整势必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强大发动机,成为新的增长点,完全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又一个30年的快速增长(8%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