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
落实污染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对话录
2013年07月25日11: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缓解和克服突出的环境问题,一条基本途径是建立环境产权制度,使人们认识到——

生态环境资源不能无偿或廉价获取

主持人:常修泽教授如何看王树新书记提出的“谁污染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原则以及高平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做法?

常修泽:高平市的做法实际上提出了建立环境产权制度的问题。我的观点是,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建立环境产权制度。从理论上看,环境产权制度是现代产权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很多人把产权仅仅理解为一种实物形态的东西,而环境资源这种无形之物可以无偿或廉价获取,环境产权制度因此被忽视。其实,按照产权经济学关于产权是“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的定义,环境领域也有“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就是说也有产权界定、产权交易、产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污染等外部性问题,除了由政府进行干预、对排污者征收环境污染税,还应特别强调通过明晰产权关系来解决。从实践上看,建立环境产权制度是缓解和克服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的一条基本途径。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央明确提出了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但现实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环境产权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试点,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主持人:您认为目前在环境产权制度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常修泽:主要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在环境产权界定方面,突出问题是没有清晰界定环境产权主体的经济权利,存在环境贡献者与环境受益者的利益非对称性。有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很多贡献的地区和企业未能获得与这种贡献相对称的收益,而那些享受到这种生态环境外溢收益的地区和企业却没有支付相应的费用。在环境产权交易方面,突出问题是价格制度问题。表现在价格的成本构成不完全,缺少了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成本。例如,绝大多数矿业企业没有将矿区环境治理和闭坑后的生态恢复投入纳入生产成本,否则其利润就不会那么丰厚。在环境产权保护方面,突出问题是对环境主体权利的保护不力。在很多情况下,环境产权主体处于虚置状态,与此相关的处分权和收益权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损害了产权主体的参与权、决策权和对补偿收益的享有权。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各种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工程项目的展开,做好环境产权保护、建立生态补偿和环境付费机制更为迫切。

主持人:那么,按照“环境有价”的理念,我们应如何尽快建立环境产权制度,以平衡环境外部经济的贡献者、受益者以及相关方面之间的利益关系呢?

常修泽:首先,应做好环境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工作。为创造良好环境作出贡献的地区、企业和个人,应该获得环境产权的收益;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地区、企业和个人,应该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其次,应促进环境产权的公平交易。在搞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再次,应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机制,强制企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矿山环境的恢复和生态补偿,逐步使矿业企业合理负担其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

压题照片:威海湾的美丽景色。 王晓光摄

嘉宾名片

常修泽: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产权理论、经济改革等。

刘国才:博士后,教授。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杭州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现任国家环保总局华东督查中心副主任。长期关注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问题,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崔曰臣:中共山东省威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曾任山东省委组织部干事、副处长、处长,威海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市长。2002年3月起任中共威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王树新:中共山西省高平市委书记。曾任中共山西省阳城县委办公室主任,中共晋城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副秘书长兼信息中心主任,中共高平市委副书记、市长。2005年7月起任中共高平市委书记,中共山西省委候补委员。

(人民日报20070716)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