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精心描绘我国社会保障战略蓝图
访"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总负责人郑功成教授
记者 张怡恬
2013年07月25日14: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记者:提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郑功成:提出“三步走”战略,主要有三个依据:一是从现实国情出发。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从建立健全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开始,经过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定型、稳定发展的阶段,再进入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二是满足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基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社会保障从“雪中送炭”发展到公平普惠是客观规律。三是服从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同步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提出到2020年实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定型、稳定发展,比较充分地满足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的。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方位地满足国民社会保障需求并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服从并服务于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战略目标。这个“三步走”战略指导着各个子项目的战略规划,从而在最终完成的各子报告中均有相应的体现。

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人人享有体面的老年生活

记者: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战略报告就此提出了“三险一贴”概念,能否介绍一下关于养老保障发展战略的理论规划?

郑功成: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思路是:以解除所有国民老年后顾之忧、确保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基本目标,以“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增量改革、新老分开”为改革的基本策略,通过将现有各种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整合成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三大保险制度与老年津贴制度(简称“三险一贴”),同时维护家庭保障,发展职业性与商业性老年保障措施,最终建立起以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而言,第一步(2008—2012年前后),尽快弥补城镇部分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缺失,基本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在制度层面上的全覆盖,争取全面启动全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改革,并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向全国统筹目标迈进,初步实现全民养老保险的制度目标;第二步(2013—2020年前),强力推进相关制度整合,促使“三险一贴”制度体系全面走向定型、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同时缩小不同制度间的差距,实现人人较公平地享有养老金及相关服务;第三步(2021—2049年),将“三险”整合成全国统一的国民养老保险制度,并与老年津贴制度及相关服务一起,共同构成确保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最终实现人人享有体面的老年生活。

就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而言,我国特别需要将有关福利政策与家庭政策和家庭保障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地使家庭保障功能得以延续与维系;同时,还需大力发展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及其他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来源的职业性养老保障,鼓励通过商业性人寿保险以及其他市场购买方式获得老年经济保障,不断提高整个养老保障水平。

(责编:方蕊娟、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