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养老保险:如何更保险
专家称养老保险制度仍存诸多缺陷 亟须从顶层优化
2013年07月22日09: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成为核心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鲁  全

我国城镇化的三种基本方式对应着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问题。第一种方式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进城。它迫切要求打破户籍限制,将劳动关系作为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本标准,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土地征用实现城镇地域扩张。它要求处理好征地补偿与被征地人群养老保障之间的关系,避免失地农民陷入老年贫困的境地。第三种方式是农业产业化使一些传统农业劳动者的就业方式从自我雇佣变为被雇佣。它要求将就业方式而非产业性质作为参保的标准,即让这部分被雇佣的农业劳动者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而非农民养老保险。

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民工,未来20年还有约3亿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这就是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多数劳动者都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而使这一制度成为养老保险体系的核心制度。同时,城镇化将使更多传统农业劳动者的职业身份和就业方式发生变化,将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者加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而将优化这一制度的参保人员结构,增强制度的自我平衡能力与财务可持续性。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怎么改?

  “三联动”就能“大并轨”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郑秉文

2009年以来,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之所以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一些阻力:一是进行改革试点的是一部分事业单位,很多人预期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将会出现三六九等,产生抵触情绪;二是改革没有一揽子设计,试点地区看到的只是与企业拉平,那就意味着降低养老待遇,而没有看到作为补充保险的职业年金的具体方案;三是改革中不仅存在事业单位三六九等的内部攀比,对外也存在对公务员的攀比问题。

可见,事业单位改革推进难,主要不是制度模式的问题,而是改革步骤的问题。事业单位改革只要遵循“三联动”的原则,就能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大并轨”。一是基本养老保险改革与职业年金改革同时进行,给参保人吃下定心丸,让他们看到参加改革之后待遇下降的部分可由类似企业年金的职业年金制度补上去;二是在完整的顶层设计下,事业单位作为一个整体一次性进入改革程序;三是将作为公共部门的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公务员)作为一个整体推进改革,从而化解改革阻力。

(责编:朱书缘、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