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国家统计局:经济动力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聚焦年中经济形势:转型期阵痛是难免的
调查25万家企业,2/3对经济基本面持乐观态度
记者 朱剑红
2013年07月16日0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6.5%,相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概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

经济增长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盛来运表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可以从4个方面说明。一是经济增长比较平稳。一季度GDP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回落幅度很小,且连续五个季度增速保持在7.4%—7.9%的区间。上半年增长7.6%,也还在7.5%的预期目标之上。二是就业基本平稳。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0多万人。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农民工新增外出打工的人数是444万人。今年新增就业岗位还是在增加的。三是物价总体平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0.9个百分点。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本稳定。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之后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增长基本稳定。

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一是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主要表现是今年夏粮再获丰收,畜产品增长基本稳定。二是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第三产业同比增长8.3%,比二产高出0.7个百分点。各地加大结构调整的步伐,现代服务业,包括物流、网络购物等发展较快。三是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也有新的进展。国家统计局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产品高端化、绿色化、终端化趋势很明显。四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得到增强。主要是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上步伐比较快,一些新兴产业的业态成长性较好。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投资、工业增长速度都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五是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推进。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4%。六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继续得到改善。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倍数比是2.83,和去年同期相比缩小了0.08。

增速放缓原因较多,居民增收难度加大

经济增速的放缓已经连续5个季度,其中,今年二季度的增速为7.5%,已经接近中央政府7.5%的预期目标。盛来运分析到,二季度GDP增速继续回落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潜在生产率下降的一种客观反映。二是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此外,增长速度的适度下滑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调控的结果。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上。此外,一些以前出台的刺激政策在有序地退出,这对短期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经济增速的适当回落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但直接影响了居民收入的增长需引起重视。”盛来运提醒,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的数据是6.5%,落后于GDP的增速,而去年同期是9.7%,而且快于GDP的增速。

盛来运分析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回落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经济下行期企业的效益有所下滑,所以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速在回落;二是因为外部的经济环境趋紧,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回落的幅度也不小。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回落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增速放缓,部分农产品价格甚至出现了下降。上半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5%,比去年同期有明显的回落,造成农民从生产经营所得到的收入增速下滑了将近10个百分点。其中下滑比较明显的是生猪的价格以及农民养猪所得到的收益。“如果把城乡居民收入增幅综合在一起来算的话,上半年的平均增速还是略高于GDP的。但是即使这样,也应该充分考虑居民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确保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