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中国历史上早有“党人”,早有“朋党”,但那不是政党,更谈不上政党政治。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政治,始于辛亥革命前后,是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出现的。
19世纪70—80年代,一些改良派知识分子就开始向中国介绍西方的政党政治。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组织的强学会、保国会等,已多少地带有政党的萌芽。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1894年建立的兴中会、黄兴等人1904年创建的华兴会以及蔡元培等人同年创立的光复会,政党特征更为明显。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出现,拉开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大幕。在此前后,改良主义的政治组织、团体和政党亦不断涌现,其中包括康有为1906年在纽约建立的国民宪政会,杨度、梁启超等人1907年在东京分别创立的宪政公会和政闻社,雷奋、庄亲王载功等人1911年在北京分头成立的宪友社、帝国宪政实进会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改良主义政治团体,也一定程度地带有政党特色,有的政党特色还比较鲜明。
辛亥革命之初,中国的议会民主远未成熟,政治生态杂乱无序,五花八门的政党和社会政治团体如雨后春笋,数量多时竟有300多个。明显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主要有1912年章太炎等人发起成立的统一党、同年晏起等人发起成立的共和实进会、王宠惠等人成立的国民协进会、温宗尧等人成立的国民公党、谷钟秀等人建立的统一共和党。但这些党寿命很短,大多昙花一现,自动解散或并入他党。1912年8月,宋教仁等人将中国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民党合而为一,成立国民党,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登上历史舞台。该党成立后,以夺取议会多数为目标,积极开展竞选活动、大力推进政党政治,呼吁建立责任内阁,在当年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获得参众两院392席。一年后,党的领袖被暗杀,仅存一年的国民党被反动势力强行解散。
在那个中国式多党制令人目眩神迷的时代,各派势力围绕着拥护孙中山还是袁世凯,最终形成了三大派系和四个政党,即由资产阶级革命势力组织起来的中国同盟会、由立宪党人组织起来的民主党、由地方买办阶级建立起来的共和党和统一党。后来,这三大派四大党重新组合,形成了以中国同盟会为基础的国民党、由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合并而成的进步党、袁世凯新拼凑的御用工具公民党。至此,中国政坛第一次出现三足鼎立、相互抗衡的三党政治格局。当然,这时还有其他一些小党,如工党、社会党、自由党、中华进步党、公民急进党、青年社会党、国家社会党、民主社会党等,但作用相对有限。
工党即中华民国工党,成立于1912年初,党员主要为企业主、工人,另有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士绅。其创始人徐企文主张在共和政体之下实现经济平均,劳资混一,最终破除阶级界限。1913年,徐企文被袁世凯杀害,党也随即瓦解。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成熟的、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朴素而幼稚的工人政党。中国社会党成立于1911年11月,创始人江亢虎早年为无政府主义者,后效法德国社会民主党,将其早先组建的社会主义研究会改为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该党初创时期小有影响,党员号称52万,但因思想主张混乱,组织上无章法可依,成立不久即告分裂,1912年被袁世凯武力解散。1924年6月,到苏联“朝圣”归来的江亢虎宣布恢复中国社会党,次年1月将其更名为中国新社会民主党。此后,江亢虎政治变节,声名狼藉,新社会民主党也于1926年被解散。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新阶段。当年10月,孙中山将国民党改组后形成的中华革命党重建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帮助下成立。1924年,国民党在中共帮助下再次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加的革命联盟。中国革命舞台上形成了共产党国民党全面合作共同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政党政治新格局。1927年,国共合作因国民党背叛而破裂,国民党蜕化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买办势力的工具。中国社会出现国共两党殊死对抗的政党政治格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共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在国民党统治区内,除积极追随国民党的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外,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民主运动蓬勃发展,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等进步党派积极活动。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共建联合政府、共图国家未来的谈判无果而终。1946年两党关系彻底破裂,中国社会再现国共两党全面对垒格局。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追随共产党,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等势力追随国民党,两大主要政党各领一方的格局和阵营对峙、殊死对抗的态势始终未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带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成为领导新中国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长期与中共合作的上述八个民主党派,以建国时通过的共同纲领为基础,接受中共领导并与中共继续合作,逐渐发展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新型政党。它们积极参与政治协商,努力参政议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体制内的建设性力量,因而也是中国特色政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能力不断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建立的多党合作制更加巩固,优势更加彰显。
中国国民党1949年败退台湾,在那里建立起一党独大、单独执政体制。但国民党内外各种势力的斗争始终存在,有时十分激烈。20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领导人开放党禁,各种势力纷纷建党,一时风生水起。“台独势力”借机发展壮大,1986年成立民主进步党。2000年,民进党在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中获胜,国民党丧失政权。2008年,国民党夺回权力,再次执政,但一党独大体制已经终结。截至2011年,台湾地区共有182个政党,最大的还是国民党和民进党。其他党围绕国民党和民进党,分为泛蓝(国民党党旗颜色)、泛绿(民进党党旗颜色)两大阵营。蓝绿两大阵营对垒、国民党民进党轮流坐庄的政党格局,在台湾似有无法逆转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