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群众心理的若干特征
当前群众心理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同时在部分群众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党群、干群关系的心理。
(1)急于求富心理。邓小平说,“致富不是罪过。”群众的求富之心是合理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能力、素质等因素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很大。这对一些能力、素质较弱的群体形成制约。同时,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是既复杂又敏感的事情,在调整过程中,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改革措施,都很难使所有的社会群体同时受益。换言之,对某个成员或某一群体来说,有些改革措施会使他们直接或间接受益,而另一些改革措施则会使他们的既得利益直接或间接受损。面对现实,一些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对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具体改革措施,认识存在分歧。更有些社会成员,为快速致富不择手段,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目前我国犯罪类型看,侵财犯罪是最主要的犯罪类型。从1981年到2004年,侵财犯罪占刑事犯罪总数的比例,年均占81%以上,其中盗窃是最主要的侵财犯罪(约占侵财犯罪总数的87%),也是最主要的刑事犯罪(占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这与少数人求富心切,又缺少合法致富手段,法制观念淡薄,铤而走险有关。
(2)盲目攀比心理。计划经济时期,人们收入差距不大,“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心理得以延续。这种传统心理随着改革开放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受到冲击。在旧有的平衡打破后,人们希望能建立一种新的平衡,于是盲目攀比心理应运而生。这种心理的形成,一是由于改革前人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习惯于以历史时段为参照系,做纵向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而在全面开放的环境下,群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更多地采取横向比较视角,收入高低、致富先后、生活水平差异就成为对比的主要参照。二是由于人们在进行横向比较时,通常是向上看齐,并且在对利益水平做评价时,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低估自己,高估他人。不正确的比较使人们对社会收入差距的心理感觉,往往大于实际存在的收入差距。故此,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群众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对比的参照系变了,感受也有不同。
(3)仇富、仇官心理。一般而言,民众对改革的总体期望,特别是对经济收入和生活改善的期望偏高。当改革成就与自身的实际收益出现差距时,部分群众容易产生对先富群众的嫉妒心理,进而演化为对个别先富者的仇视。这在改革初期普遍存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群众在观念上对合理的收入差距已经接受,绝大多数人也拥护“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只是在谁先富,谁后富,哪些人应该先富,以及如何致富等问题上,一些人产生了较强烈的不公平感,在形式上表现为极端化的仇富、仇官心理。这在互联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4)怀旧心理。部分群众中存在的怀旧心理,一方面源于就业、福利、社保等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由此怀念旧体制下相对稳定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源于眼下一些不良现象,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等,由此怀念上世纪50年代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值得警惕的是,人们在出现“怀旧情结”时,往往对过去痛苦的经历加以回避,而保留其中美好的记忆,并把现存的一切不良现象归咎于改革开放。社会中出现的对改革的质疑之声,在一定程度上与这种心理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