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就“拍卖钱杨书信”表态——“出售隐私有悖文化良知”
“钱锺书杨绛书信将于6月21日拍卖”的消息,最近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话题。102岁的杨绛先生5月21日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认为“这件事情非常不妥”,并于5月26日发表《公开声明》(详见本报5月22日和5月27日第三版)。今天,本报记者致电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请她谈谈对此事的看法。铁凝认为:“公开和出售别人的隐私,有悖于社会公德与人的文化良知。”
铁凝说:“关于钱锺书杨绛私人书信被拍卖一事,我看到文汇报上一些法学专家的意见,我是同意的。这一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以往国内外也有类似的案例被裁定。在当事人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公开拍卖和公开出版的性质完全相同,最重要的在于‘公开’。任何未经许可的公开都是对隐私权的侵犯。”
铁凝认为:“私人间的通信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利用别人的信任,为了一己之私,公开和出售别人的隐私,有悖于社会公德与人的文化良知。在当事人坚决反对的情况下,如果还执意要这样做,是对当事人更深的伤害。”
铁凝指出:“钱锺书和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家、翻译大家,深受国内外众多读者的喜爱,对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杨绛先生是亲历‘五四’运动,唯一仍在世的中国作家。钱锺书、杨绛二人把一生全部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至今捐赠累计逾千万元,受益者已达数百位学子。如今,102岁的杨绛先生精神矍铄,身体康健,我认为这是中国文学界和文化界的幸事和喜悦之事。拍卖事让这位年逾百岁的老人在安宁和清静中被打搅,她的情感、精神受伤害。让这样一位老人决意亲自上法庭一定是许多喜爱钱锺书、杨绛作品的读者不希望看到的,一定也是善良的国人不乐意看到的。人心的秩序,人际关系中信任、坦诚这些美好的词汇万不可变得如此脆弱和卑微。”(北京5月29日专电 记者江胜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