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基层改革】 改革可成为地方行政考核指标
新京报:有人提出,中央推行大部制改革,但是有些地方,几年来改革效果不大。依您来看,基层的机构改革如何推动?
马庆钰:上面改下面不改,或下面改上面不动,都不行。改革是一个大趋势,但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一些利益受损的部门和领导者个人可能会持有消极态度,甚至会阻挠改革的进程。
为了能够将经由法定程序公布的改革方案执行到位,一定要有专门的监督检查评估部门,否则在一些地方一些环节,会打折扣。比如大家看到改革中要兑现职能转变和职能转移,结合大部制改革来放权,中央放了,省里怎么做,地市级怎么做,会不会截留啊?还有审批权限的下放会不会名副其实呢?表面上是放权了,但却把最没有含金量的放下去了,有好处的抓得紧紧的。过去的几年中,也有这样的教训,70%的权力下放了,但是没有用,真正重要的30%的权力还握在手里。
为此,大部制改革在权限下放的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监督执行的责任部门,要有核实评估和问责的部门,这个任务的承担者和工作机制接下来应当明确。
至于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还是要靠上面的带动。但是这也不能一刀切,改革氛围的形成也需要个过程。可以把地方的大部制改革作为一个对地方主要领导的考核指标,改革步伐走得怎么样,职能转变和职能转移有无实质性措施,有没有体现服务性政府的目标要求,都可以作为考核标准,而且各地方政府之间要进行比较。这样会对政府改革产生推动作用。
(马庆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公共管理学部副主任 新京报时事访谈员 兰燕飞)
原载:2013年3月16日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