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以上的税收收入来自增值税、营业税等间接税,当经济放缓时,税收收入增速可能更低
“经济决定财政,是早已为人们熟知的基本规律。随着中国经济由快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并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财政收入的增速自然会相应地减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
高培勇说,在中国的现行税制体系下,70%以上的税收收入来自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等间接税。这意味着,我国绝大部分税收收入是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绑在一起的,会随价格的涨跌而升降,随价格的轻微变化而剧烈振荡。
当经济快速增长时,税收收入的增速可能高于经济增速;而当经济增速放缓时,税收收入的增速可能比经济增速更低。从2011年三季度起,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并趋近于GDP增长速度,应属意料之中的事情。
“持续多年的中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1994年财税改革的产物,是对以往财政收入增速持续下降的矫正,具有相当的补偿性质。”高培勇表示,既然是补偿,那么这种补偿便不会是无止境的。在补偿到达某一节点之后,它必然要回归正常轨道。也就是说,财政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是某一发展阶段的特殊现象,只有与经济增速相适应的财政收入增长,才是常态。
为企业减负,营改增试点地区将扩大到全国,2013年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
尽管当前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但新一届政府推进税制改革、为企业减负让利的步伐仍在加快:自8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将扩大到全国,并将择机把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据测算,试点地区扩至全国,2013年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
贾康说:“营改增这样的减税大动作,当然要造成财政收入的减收。面对财政收入‘吃紧’和企业经营困难,政府选择通过改革为企业减压,自己则将承受更大的财政减收压力,彰显出新一届政府勇于担当的魄力和锐意改革的决心。”
营改增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对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也正在逐步显现。
最早开展营改增试点的上海,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两个百分点,占比首次超过60%,增加就业14万人;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逆势上扬,超过20%。
江苏省实施营改增半年来,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截至4月20日,在研发和技术、文化创意、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物流辅助服务业五大行业,全省新增企业户数分别增长67.44%、41.16%、39.59%、29.17%、23.46%。
“营改增作为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一项结构性减税举措,通过增加民间可支配收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相比眼下财政收入多收个‘三五斗’,对经济的长远发展意义更重大,影响更深远。”高培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