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热点追踪:“中国式过马路”,靠什么停下脚步?
2013年05月02日09:30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B 牢骚——“闯红灯关你们什么事”

在北京集中整治的近一个月时间里,交管部门在各个主要路口配备了大量交警及协管人员,“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有所遏制。但记者发现,在有的路口,只要交警一下班,红灯依然无法让多数行人停下过马路的脚步。

“我闯红灯我愿意,关你们什么事儿,撞死我也不找你。”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与魏公村路交叉路口,面对记者的询问,一位闯红灯的老大娘理直气壮地说。该路口的交通协管员告诉记者,闯红灯人群中一般以老年人居多,而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则以青年人闯红灯为主。

“‘中国式过马路’是集体破坏规则,背后是国人的‘法不责众’观念,以及从众的‘羊群效应’。加之贴上‘中国式’的标签,表面上使这种普遍违法行为更具合理性。”张长青说。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分析认为,大多数行人交通安全意识尚停留在农耕社会“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的层面,误以为交通规则不是交通法律。同时,相关部门执法不严,“有时管,有时不管”“城市管,乡下不管”等选择性执法现象依然存在,无疑助长了行人的违法行为。

而交管部门也有苦衷。北京市交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机动车不同,交管部门很难用高科技手段对行人实现有效约束与监督。此外,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数量增长,执法过程中,警力配备不足、行政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采访中,有不少群众向记者反映,有的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不合理,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较少,交通规划不合理,缺乏人性化,机动车与行人争“路权”,让他们不得不“闯红灯”。

对此,北京市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4月8日前,已对全市150个主要路口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配时及其他交通设施进行修复或完善。下一步,将对全市路口的过街设施、信号灯配时等进行摸排和合理设置,为行人、非机动车安全文明通行创造条件。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