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应有清晰的路线图
新型城镇化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市场驱动为主动力,因此要有以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发展为主的路线图。尽快改变征地拆迁——房地产开发——农民上楼和划地建园区——政府投资七通一平——招商这类后遗症很多的旧模式,变外延发展为内源发展。产业发展路线图要预测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避免城市产业单一,区域产业同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城镇扩容投资(含征地)每平方公里已超过30亿元,如每年转移农村人口1000万,以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城市标准,总投资也超过3万亿元,这笔庞大投资不可能年年由政府包办,应以产业发展、市场驱动为主动力。也只有这样农村人口才能稳定就业,不降低居民的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从而巩固城市已有的社会保障。西方的城镇化是由工业化产生的,首要目的是使投资集中、原料集中、高素质人力集中,从而使用先进技术,集约高效地发展经济,这一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
文化发展路线图要注重城镇传统文化保护,摒弃制造城镇象征和建设地标等在西方城镇已过时的文化发展思路,切实创造中国城市的特色。城市生态建设路线图是要使城市这个人工生态系统与地域自然生态系统和谐,要以水定城,保证城市人均水面、人均绿地和污水、废气排放限量达标,建设低碳的循环型城镇。城市发展路线图还要充分考虑城乡一体化和与相邻城市的互补。
同时,不能重蹈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大城市发展失控,造成恶果后再使城市空心化的覆辙。因此,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的人口总量控制是重点,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占城市人口总量应低于40%,根据国际经验,最大城市人口不应超过2500万。大城市要特别注重高端产业创新,中小城镇特别注重特色化;同时重视卫星城和中小城镇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要有渐进的时间表
借鉴国际经验,每年城镇化增长速率应控制在2.5%以下,使得在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条件下城市住房、交通、环境、教育和社会福利能同步发展,保证新老市民的生活质量不降低。在世界1990-2009年的城镇化过程中,起点高于50%的国家年增长率除阿尔及利亚外都在2.6%以下。
城镇化的建设取决于三个制约的解决:一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二是扩展和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三是所在地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宁可把这三个问题解决得好一些,而进度慢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