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与2012年四季度相比,下降了0.2%,低于市场8%的预期。面对全年新增就业900万目标的压力,特别是今年699万的大学毕业生,中国经济能否撑得住?
不会引发就业大幅放缓
在传统经济学里面,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大概能带动120万人的就业。
“在经济转轨阶段,第二产业比较发达的时候,这个定律比较适用。但现在中国的经济结构在调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就业人数和GDP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会跟以往有较大不同。”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告诉记者,在当下中国,经济增长每降低一个百分点,不会导致那么多的失业人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享光曾做过一个测算,中国“九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4,“十五”时期就业弹性系数为0.12,2008年为0.08,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仅能带动80万个就业。
2012年中国GDP比上年增长7.8%,是进入199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但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实现了当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为过去9年来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联动不会是大起大落。”苏海南表示。
三产吸纳劳力增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高于其他两个产业。“今年一季度300万新增就业的数字说明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上增强,经济结构确实也在起变化。”苏海南表示,“要是按照四个季度平均算下来,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7%中,有4.3个百分点是由最终消费贡献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5.5%;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30.3%,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14.2%,拉动了1.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说,从结构来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而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提升。
重点在政策落实
“随着外贸订单的减少,农民工就业的岗位也会随之减少。”苏海南还表示,特别是今年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一下比去年增加了19万,这些都是今年面临的就业难题。
在促进就业上,国家和地方也出了不少措施,《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早在2011年底就已经发布,大学生就业、创业上也在多渠道拓展。
“重点还是在抓好政策的落实。”苏海南建议,以前的支教、支边、大学生村官等政策还是要继续落实,在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上,发挥好创业促就业的作用,真正落实政策,给他们提供更加公平的经营环境并提供更多的帮助。对于出口型企业,苏海南建议继续坚持外贸扶持政策,同时外向型企业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争取获得新的内需订单,使农民工保持原有的就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