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15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仅比去年同期增长6.9%,为2011年以来最低季度增幅。尤为关注的是,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2%,其中3月份中央财政收入下降5.2%。
尽管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并非近年来首次,但在近期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背景下,其带来的警示信号不容忽视。
“中央财政收入负增长是一种趋势性现象。”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对记者说,受经济增速趋缓以及结构性减税举措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增长困难将成为一种趋势,以往动辄百分之二三十的高增长很难再现。
财政部指出,3月份中央财政收入下降,主要是工作日同比少2天以及进口环节税收等减少。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2968亿元,同比下降28.7%;关税566亿元,同比下降27.5%。
白景明说,进口环节税收是中央财政的固定收入。受去年初清缴2011年末部分收入入库较多、基数较高,以及一般贸易进口增幅低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进口环节税收大幅下降,对中央财政收入影响较大。
此外,他指出,GDP增速放缓对中央财政影响也很大。与GDP挂钩最密切的是增值税,工业增加值增长放缓等因素会直接影响中央财政收入。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央增值税仅增长0.4%。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了,国家“钱袋子”紧了,是否会影响财政支出安排?政府该如何适应随之而来的财政运行紧环境?
“越是财政收入增速放慢,政府就越要过‘紧日子’。”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指出,以往财政高速增长时代,官员形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现在从前财政宽松的日子没了,而经济转型和民生支出都是刚性的,不能减,只能增,因此只能削减政府开支。
一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国家“钱袋子”收紧情况下,各地务必要将“八项规定”要求长期贯彻落实下去,从而从源头制止政府乱花钱行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会上提出的“约法三章”,即本届政府任期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为各级政府约束“三公经费”和降低行政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各级政府来说,一方面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守住民生底线,确保支持经济转型的各项支出;同时要加快完善财政绩效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审计和社会公众对预算的监督作用,对官员乱花钱行为引入司法惩戒机制,并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切实提高政府花钱效益,确保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
文/新华社记者 韩 洁 徐 蕊
(据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