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7日08:4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二、两种社会制度长短优劣的比较分析
用动力与平衡机制的理论框架来考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往今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类型的社会和国家,都可以从动力和平衡机制上找到它们的长短优劣及其深层次原因。
为什么资本主义如马克思所说:“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为什么资本主义几百年来发生过多次危机,但至今却垂而不死、腐而不朽,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原因是什么?往深层次挖掘,主要在于它的动力机制。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条注释,曾为资本描出了一幅活灵活现、入木三分的图画: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这幅图画描绘的是资本的贪婪性,实际上也是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依赖的是物质利益原则。它通过普遍存在的竞争规律,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产生强大的压力。这些成员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生存的危机,同时,又有着一定的发挥个体创造性的自由,于是,不得不自动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其结果,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化的发展。
但是,在对应的平衡机制上,至少就其原始形态来说,资本主义却存在着致命的弱点。一是社会资源的配置机制是不平衡的,二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和生活资料的分配是不均衡的,三是社会成员的条件、机会和地位是不平等的,四是单体效率与社会效率的关系是不平衡的。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所有批判,现在加以归结,实际上都集中在平衡机制上。
当然,今天的资本主义已经不是当年的资本主义了。在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比起原始的资本主义来说,确有许多变化、发展,不能与一两个世纪前的资本主义相提并论。如果从社会运行机制的角度来看,千变万化,首先和最大的,还在于平衡机制上的调整和完善。所有各种变化,说到底,都是在减少平衡机制上的种种弊病。由于这样的调整,过去资本主义社会平衡机制的四大弊病逐步地有所抑制和改进,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它的不良反应。
当然,即使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动力与平衡两种机制也不能说是完全结合了起来。
我们经常看到,西方国家的执政党,总是在左翼与右翼之间轮换。何以如此?说到底,其实就是因为整个社会总是在动力与平衡之间不断摆动。一段时间左翼上台,比较强调平衡机制,于是便奉行凯恩斯主义等等,主张国家干预,并维持和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把重点放在满足中下阶层人们要求上;平衡改进了,但效率又下降了,动力上似乎有了问题,于是,一段时间又会是右翼上台,重点解决动力机制问题,在政策上就选择了自由主义、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等等,把重点放在提高效率和促进发展上。如此而已,效率与平等,动力和平衡,总是互相交替,彼此轮换。顾此又往往失彼,顾彼又往往失此。几年河东,几年河西,总是处于两难之中。这,就是今日发达国家两种机制的矛盾仍然没有解决的表现和证据之一。
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从社会运行机制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校正资本主义在平衡机制上的弊病;而社会主义所要解决和初步解决了的,正是社会平衡机制上的问题;社会主义最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也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相对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新的平衡机制。其表现:一是社会主义以不同方式将所有单个的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组成了一个统一有序的整体,二是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客观上奉行的是平等的社会政策,三是社会主义改善了人的生活质量,更为全面地满足了人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四是社会主义还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新型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的革命性改造,主要集中在平衡机制上。在动力机制方面,当然也有革命和创新。如,在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调度和配置生产要素,加强社会主义大协作,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力。人民群众从被剥削、被压迫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产生巨大的革命热情,因而以昂扬的姿态从事社会生产和建设。这些,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
正因为这种改造,所以,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曾出现过大规模社会变革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其成就世界瞩目,不可否认。
但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发现自己的体制上存在着一些弊病。后来,我们逐步将其概括为高度集中、平均主义、思想僵化等等。其实,现在看来,按照社会运行机制的理论,根本问题还是在机制上。集中到一点,就是当我们注意解决平衡机制的时候,却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动力机制。发展生产,提高效率,宏观上,主要靠国家的指令和计划,微观上,主要靠生产者的精神、觉悟。至于内在的、长久的、自觉的动力是什么,缺乏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对物质利益所起的动力作用,不仅没有重视,而且长期持批判态度。全社会都吃国家的大锅饭,企业和个人的行为,都要等国家来安排,缺乏自身的责任,也缺乏内在的动力。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之所以赶不上发达国家,根本原因就在于动力机制的欠缺。时间长了,与人家一比较,问题就出来了。
正因为如此,传统体制虽然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与社会主义本来蕴藏的极大可能性是不成比例的,而且还曾经付出过高昂的代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种模式的内在矛盾逐渐暴露,并不断向人们发出警告:如果不改革旧的僵化的体制,社会主义没有出路。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