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延迟退休,为补社保亏空?
【调查】
北京市的一名80后国企职工小张,最近简单算了一笔“养老账”:小张今年25岁,排除工资增长、利息、养老金调整及物价涨幅等因素,假定其工资为2011年度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671.75元,依据目前北京市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关规定,经计算,小张60岁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1635.11元,需要16.56年完全领回企业和个人缴纳的54.9万元,此时他的年龄为77岁。而据统计,北京市民平均寿命已超过81岁。
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消息称,2012年,北京市户籍居民预期寿命为81.35岁,比2011年的81.12岁增加了0.23岁,与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齐平。假定小张达到平均寿命,他缴纳的养老金不足以满足其养老需求。由于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增加,如不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支付面临着“不可承受之重”。
2012年1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2011年我国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收支缺口达767亿元,个人账户空账额突破2万亿元。
与此同时,关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为弥补养老金缺口的讨论蔓延开来。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为了弥补社保亏空,还是缓解劳动力不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分析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国家审计署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超3万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基金超过2万亿元。
“目前一些地方出现了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现象,但不能掩盖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大于支且累计结余持续增长的客观事实。以局部地区养老金缺口为由来解释延迟退休年龄,是说不通的。”郑功成说。
然而,有关专家也指出,我国目前的养老金充裕,但未来支付压力却不小。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于革胜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我国养老金支出会呈现刚性增长,而未来养老金缴费人口会减少,中长期养老金支付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可能成为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及早谋划这个问题。
“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国内技术型、管理型人员退而不休是常态,但他也指出,对很多体力劳动者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在岗却有些力不从心,政策不宜“一刀切”。
在上海市一家建筑设计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吴纯行则主张“区别对待”。他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分析说,“我们一方面希望技术过硬或管理能力强的老职工多干几年,他们经验丰富,能大大提高公司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也希望普通职工准时退休,甚至早退,以空出岗位培养新人。”
谈起对延迟退休的看法,即将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张帆表示很“矛盾”。“我国老龄人口越来越多,为了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推迟退休年龄是必要的。”他说,“可我又担心延迟退休,会跟我们大学生抢饭碗,使原本就很大的就业压力变得更大。”
郑功成对此则指出:“当前大量退休人员再就业,这实质上部分消减了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影响;同时,延迟退休年龄正是缓慢适应未来就业人口不足的需要。”
社会上对于延迟退休年龄的态度多种多样。郑功成认为,这正说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延迟退休政策不能急于求成,要“小步渐进、兼顾特殊”地向前推进,要明确这一政策的中长期目标,采取分步渐进的方式加以实施,必须兼顾各个群体的不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