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三项法律的出台都相当迅速,特别是《非营利组织法》几乎是获得了议会上下两院议员的一致认可。三项法案遭到俄国内维权组织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抨击,但从百姓层面基本上都得到支持。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针对《互联网黑名单法》进行的民调显示,73%的俄罗斯人表示支持。对《非营利组织法》修正案的调查也显示,67%的受访者认同该法案是防止外国干涉俄罗斯事务的必要工具,而不是政权借以打压反对派。
全面政改和加紧整控公共政治空间看似有些矛盾的地方,其实不然。全面政改是在去年末今年初发生抗议风潮、统俄党和普京的支持率出现明显下滑的情况下为缓和局势、争取民心并分解反对派所作出的妥协性承诺,也是普京因应执政8+4年以来社会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的应变性调整,从根本上说不是普京的追求。比如说政党制度改革,普京从首任执政伊始就祈望俄罗斯是“两三个或四个政党”的多党制格局,2001年出台《政党法》规定政党组建的门槛,并在后来执政期间不断提高,就是要整顿小党林立的局面。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一直实行地方行政长官直选制度,正是在2004年,普京为加强中央集权、构建垂直管理体系而将直选改为任命。在新法案中的保留性措施可以说是普京为其推行的政改设置的安全阀。而加紧整控公共政治空间则直指此前国家出现的动荡局势,意在排除外部力量的干涉,消弭国内反对派的影响力,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加强当局的控制能力。
追溯普京的治国理念,他无疑是民主制度的崇奉者,但对法制、秩序和强大政权的追求也始终是其不变的目标。2012年12月 12日普京在新的国情咨文中讲道:“对俄罗斯来说除了民主没有也不可能有其他的政治选择。在此我想说并强调:我们赞同的正是在全世界被接受的普世的民主原则。不过俄罗斯的民主,恰恰是有其自身国民自治传统的俄罗斯人民的权利,而绝不是实施外部强加给我们的标准。民主包括遵守和尊重现行法律、原则和规范。执政党、政府、总统可以更替,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不应该被撼动,民族发展的连续性不能被打断,主权以及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问题不能改变。”2012年普京第三任总统首年对俄公共政治空间的整肃是其一贯的民主理念的延续,最直接的源头是一年来反对派的抗议活动,从更深刻长远的意义上讲,是普京维护俄罗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