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钱乘旦:五个面临现实挑战的西方理论
钱乘旦
2013年03月18日10:33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欧洲一体化”:究竟是在超越民族国家,还是在继续证明民族国家的不可替代性

“欧洲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这方面进行过许多讨论。西方流行的说法是:“欧洲一体化”表明民族国家的历史阶段已经过去了,欧洲正在创造一个新时代。但欧债危机却严厉挑战这种说法,“欧洲一体化”目前的去向不明。

关于欧债危机的原因,人们归咎于政治一体化的低度发展,假设欧洲是一个国家,“希债”、“意债”、“葡债”诸如此类的债务危机就不会解不开。这个说法显然不错,可是问题恰恰出在“欧洲不是一个国家”上。欧债危机之所以解不开,就是因为欧洲国家都不愿意为了一个“欧洲”而牺牲自己的国家,在灾难来临之时,都希望把祸水拒于本国之外。可是这种做法却与“欧洲一体化”的理念宣示正好相反,那么“欧洲一体化”究竟是在超越民族国家,还是在继续证明民族国家的不可替代性?最让人吃惊的是,德国政府在化解危机方面似乎最愿意付诸行动,但在很多欧洲人眼中,德国却最维护它自己的国家利益,因为德国在“一体化”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的好处。看来,流行理论的说法遭遇了现实的挑战。

有一种论调用于解释欧洲一体化的动机,即欧洲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争之后终于厌倦了,希望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避免一再出现的流血。这种说法确实有道理,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人确实在思考,并希望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案。但同样重要的因素是:也就在二战结束后不久,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又开始了,那就是冷战,整个西方面对着一个共同的强敌即共产主义苏联,所以,为了一个更大的对抗就要抛弃较小的对抗,以前的敌人变成了新的盟友;新的对抗关系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存亡,面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结成同盟。这是一个“大道理管小道理”的事,然而在对“欧洲一体化”的解说中,这个因素好像被筛除。

在经济方面,“欧洲一体化”希望通过合作争取共赢,其路径是“内部分工”。然而,欧债危机恰恰和分工有关:物质生产部门越脆弱,受打击的可能性就越大、程度也越深。可见,关于“欧洲一体化”是超越民族国家的说法,充其量只是一个愿景。

总之,“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已经被微妙地扭转,其发展的方向则有所不明,现在的“欧洲一体化”已不同于60年之前,如果仍按照60年前的口径或文字宣传资料去讨论“欧洲一体化”,就一定离现实太远。

(责编:万鹏、秦华)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