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都在谈论“中国梦”。那么,“中国梦”与信仰是什么关系?如果从理想信念的视角去考察和看待这一问题,“中国梦”是具有理想信念意蕴的,可以说是当代中国人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的理想,以及对这种理想的信念。 在我们传统的语境中,“梦”和“梦想”通常是一种镜花水月的虚幻,这一点甚至也反映在我们关于“理想”的理论界定中。我们讲到“理想”时,通常把它与“空想”或“幻想”区分开来,认为“理想”是能够实现的,而“空想”、“幻想”则不能实现。而不能实现的“空想”或“幻想”,通常称之为“梦想”。由此说来,“梦想”似乎是没有价值的。但现在,我们要重新发现梦想的价值。 由此想到了“美国梦”的说法。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有一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他在美国还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的年代,畅想和呼唤着美国黑人的平等权利,“梦想”的说法随之传遍世界。当然,通常的“美国梦”具有更广的含义。当初,欧洲的清教徒在被严重的迫害下远赴北美时,就怀揣着开拓一个新世界的梦想,后来移民美国的人,也都把那里当作一个充满机会的新天地,去寻找和实现自己的梦想。美国在一些人心目中成为富裕、民主、自由的象征,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梦”。美国当然有它的问题,但这种梦想确实体现了美国人的自豪感,也反映了美国的国际影响。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既然有“美国梦”,为什么不可以有“中国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成功的机会,许多人抓住机会取得了成功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看到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景。这里就孕育着一种“中国梦”。如果说以前的贫穷落后使我们觉得不配有这样的说法,那么现在我们的自信心增强了,可以光明正大地提出一种与“美国梦”相参照的“中国梦”了。 “中国梦”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反映。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十分缓慢的时代,人们的一些长远理想是难以实现的“梦想”,似乎遥不可及。而在社会进步加快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现代社会,许多过去不敢去想,或只能在梦里出现的愿望,能够很快地实现了。这就给人一种梦想忽然成真的感觉。于是,“梦想”不再是指不能实现的良好愿望,而是指虽然不容易实现但终究也可以实现的长远理想了。 提出“中国梦”,还是现代中国人生存状态上的需要。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许多人深陷在物质利益的纠葛中不能自拔。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求,都过于现实,从而忘记了理想,甚至连梦想都没有了。无梦的生活是可悲可叹的。当年孔夫子就曾感叹说:久矣夫,我不复梦见周公。孔子的梦想虽然是面向过去,但那也代表着一种对善治和德治的憧憬。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向往从过去转向了未来,这是好事。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社会迅速发展之时,也往往是社会矛盾集中凸显之时,是利益旋涡把人们搞得晕头转向之时。当前中国人面临的恰恰就是这样的处境,许多人失去了梦想,也忘记了有梦想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中国梦”,就是一种提醒,一种警醒。 只要有梦想就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有信心和目标。人类的诸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并未实现。成真的梦想固然好,但那些没有能够成真的梦想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它至少带给人们一种有梦想的生活,而有梦想的生活总比没有梦想的生活要好得多。至于梦想能否实现,不是一个外在的问题,而是包括着主观努力在内的。持之以恒的努力,梦想便可以实现。 梦想是理想的一个通俗表述,也使理想具有了一种新的个性。
(来源: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