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永远的红利——访著名经济学家李义平
记者 张志勇
2013年02月28日16:1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

李义平:创新、发展与改革——来自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启示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优势比较——基于比较经济学的分析

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要让老百姓从改革中真正获益需要解决三大难题

实现收入翻番的目标的关键是要实现有效增长

2013年的两会召开在即,如何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将是今年两会的主导思想。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重启改革的普遍共识下,人们对今年的两会报以极大的关注热情。

人们清楚地记得,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入宪法20年之际,本报记者就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问题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李义平。

  再次到了改革关键时刻

记者:可以说,中共十八大闭幕以来,社会上的改革热情再度高涨。十八大确认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对十八大前人们对"中国改革向何处去"的期盼做出的最好回答。你最近一再提到,现在又一次到了改革的关键时刻。你怎么看这段改革的发展过程。

李义平:对历史的观察表明,改革通常发生于各种社会矛盾相对集中,甚至比较尖锐的时期。改革需要压力,没有各种矛盾的压力,人们不会认识到既有的体制存在什么问题。只有有了各种矛盾的压力,才会认识到既有的体制存在什么问题,因而不能不改、不得不改。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往往是被逼迫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迅速到来的改革,直接的原因是10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邓小平深刻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市场经济资本主义能搞,社会主义也能搞。从1993年开始,我们确定了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正是有了这20年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才有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才有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又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具体表现在:

第一,现有的拼资源、拼环境,附加值低的速度型模式难以为继,我们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经济发展是比宏观调控、城市化还要重要的重中之重。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做到由大到强,就难以创新驱动,就难以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就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然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体制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转变和完善经济体制,就不可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速度型模式与速度、效益、质量相统一的模式各自有着对应的体制。

第二,是防不胜防的腐败丛生。腐败的发生与腐败者手中掌握的资源成正比例关系,与对其监督的力度成反比例的关系。现行体制使得腐败者掌握的资源太多,而监管又很不到位,寻租机会太多。惩治腐败很大程度上不是说教问题,而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才是治腐之本。林语堂先生在他的《中国人》中曾经写道:"中国今天需要的并不是对官员进行道德教化,而是给他们多准备一些监狱。在那些贪官污吏们可以大模大样地订购去横滨或西雅图的一等舱时,谈论建立什么廉洁的政府,纯粹是白费力气。中国现在所需要的既不是仁慈,也不是政治或荣誉,而是简单地法律处治,或者说是将那些既不仁慈,也不正直,也不荣誉的官员们拖出去枪毙的勇气。唯一能使官员们保持廉洁的办法是威胁说,一旦劣迹被揭露就要处以死刑。"我们需要通过改革,建立起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说中国社会再一次到了改革的关键时刻。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李义平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