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永远的红利——访著名经济学家李义平
记者 张志勇
2013年02月28日16:1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认清深化改革的阻力

记者:改革似乎这几年动静不大,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阻力来自何方?

李义平:进一步改革的阻力来自于老的、以及新近形成的利益集团。最初的改革是经济学上所讲的帕累托改进,即增加一个人的利益,不仅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还会使整个群体的利益增加,例如当年的农村改革。今天的情况不同了,随着3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利益集团,例如新形成的垄断者,不愿意放弃权力的老体制的遗传者。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在讲到当年德国的落后时曾经深刻地指出,"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活人使我们受苦是指既得利益集团阻碍着改革。死人使我们受苦,是旧的意识形态束缚着我们的思维。

进一步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既有的认识,即只从技术层面认识市场经济,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集合,好像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任意地任人打扮一样。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市场经济符合人类本性,能够充分地利用和创造信息,能够最佳地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件在于明确的产权,严格受到限制的政府行为,透明而行之有效的法律秩序。人们通常所讲的市场经济的"缺陷",其实并非市场经济的缺陷,只是市场发挥功能的过程。"去掉"这些缺陷,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功能。

可以肯定的是,是健全的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激情,使得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像一个创新的机器。要想有实实在在的创新而不是使创新停留在号召的层面,就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下工夫。

记者:在你看来,那么,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是创新的机器呢?

李义平:首先是激烈的竞争和短暂的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得不创新,不创新就难以生存。率先创新者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这种超额利润会随着加入者的涌进被迅速平均化,于是又有了下一轮的创新。这个过程表现为不断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找到创新的均衡点,又打破这个均衡点,走向更新的均衡点,恰如一场军备竞赛。其次是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特有的强制性的淘汰。重组、创新是走出危机的契机,再一次占领市场时必须是新的、先进的。再次是平等进入保证了平等竞争。最后是市场经济不拘一格地推动企业家具有创新的社会氛围。"两弹一星"是伟大的创新,市场经济下的创新是不同于"两弹一星"的创新。人们通常认为创新在于人才,然而瓦特并没有上过大学,法拉第没有上过大学,比尔·盖茨、乔布斯大学没有上完。重要的是机制。市场经济体制能激励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这比"家电下乡"式的补贴吸引人才要好得多。

记者:应当说今天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

李义平:是的。中国历史上是自然经济,又搞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现在要搞市场经济绝对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充分肯定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宏伟的生产力,他们认为,要有这样的生产力,必须进行改革。他们写道:"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他变成了束缚生产力的桎梏,它必须被打破,而且果然被打破了。"

改革既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中国最初改革的成功就是从犯规到修改规则,就是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之规,修改成市场经济的规则。经济学上讲诱致性变革和强制性变革。诱致性变革是群众自发的变革,强制性变革是由上边推动的变革。我们应当使两种变革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李义平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