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提升理论人才整体优势
学科建设是培养师资人才的“孵化器”。围绕培养“党的理论战线忠诚战士”,我们坚持以重点学科为龙头,统筹推进学科建设,打造人才培养的学科平台。一是合理构建学科体系。制定实施了校(院)《学科建设规划(2012—2015)》,在巩固一级学科的基础上,调整充实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和科研聚焦领域,明确了马哲、经济学、科社、党史党建、公共管理和法学六大重点建设学科及其重点研究方向,并以项目为纽带,集中校内和系统内的力量,加强理论研究和课题攻关,做到围绕学科立项目、聚人才,围绕学科出成果、育人才。二是完善学科管理及运行机制。设立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建立健全了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鼓励教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课题,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引导教研人员将学术兴趣、主攻方向聚焦到学科建设布局上来,形成了学科建设的整体合力。三是加强学术交流。依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指导,积极组织和参与兄弟党校、行政学院,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学术组织、实际工作部门,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如承办以“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参与“搞好新形势下红色资源培训”主题高端峰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理论研讨会等。
实施精品课建设工程,提升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在教学中提高执教能力,是培养“党的理论战线忠诚战士”的重要手段。我们以提高教学思想性和理论含金量为主线,深入开展精品课建设和评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精品”意识,促进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执教水平。一是围绕“四有”标准抓备课。按照有思想深度、有理论支撑、有严密分析、有实践体验这“四有”标准,以调研为依据、科研为依托、优势学科为基础,并通过公开竞争竞选确定教学专题。根据教学专题定位,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跨学科跨教研部联合备课,共同设计精品课程,并努力使互动教学成为理论教育精品课、主题实践教学成为党性教育精品课、基层实践创新成为现场教学精品课。二是围绕四项要求抓评课。按照让学员坐得下、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要求健全评课制度。校领导带头听课和评课,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至6个专题,其他教员每学期听课须达10个专题以上。对所有主体班次专题,实行“一课一评”制度,围绕思想性和理论性设计多样化的评估标准,力求比较客观、准确地评估每堂课的实际效果,并及时反馈给授课人。三是围绕四个程序选精品。按照《精品课评选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通过申报、推荐、评审、公示四个程序,定期在全校和全省党校系统评选精品课,并对精品课获得者建立了专门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教研人员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