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谭永生:向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转变
2013年02月20日11:17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新形势下我国就业呈现的特点及趋势

新形势下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许多重要变量都将发生显著变化,发展方式切实得到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此影响下,劳动就业也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一)就业总量压力逐步趋于减缓,但中长期仍将持续存在

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对2011-2030年我国各年龄段的人口趋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到2026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3.96亿,随后开始逐步下降;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仍将缓慢增长,2015年达到接近10.13亿的峰值,此后也开始缓慢下降。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供给来看,我国“数量型人口红利”在2015年后开始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综合考虑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对2015-2030年期间的劳动力需求预测表明,2025年前供大于求的缺口在2500万左右,2030年缺口为500万左右,2030年后我国的就业总量矛盾有望得到缓解。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变化仍使我国处于劳动力供给较为丰富的时期,更重要的是,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仍将产生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需求拉动能力也在下降。劳动力供给相对充分和就业需求相对不足使得我国就业总体上依旧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就业结构在逐步得到优化,未来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就业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就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将显著下降;在新型工业化完成时,工业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将会达到峰值,随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也会逐渐下降;随着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就业结构将加速调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不断上升,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将趋于合理。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将调整为21.6∶30.8∶47.6,到2030年将调整为10.0∶28.2∶61.8。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需要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来作支撑,从我国劳动者技能素质与国际比较看,技能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结构调整的突出瓶颈。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并将成为未来影响劳动力就业的主要矛盾。

(三)各行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分化,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对各行业的就业创造能力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第二产业中就业创造能力较大的行业主要是高新技术制造业,就业创造能力较小的主要是资源性行业;第三产业中就业创造能力较大的主要是新兴服务业,就业创造能力较小的主要是传统服务业。纺织、服装、造纸、木材等工业行业的静态就业效应较强,稳定就业应该依靠这些行业,但是这些行业的动态就业效应不强,扩大就业的能力有限。仪器仪表、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等技术相对密集的制造业以及居民服务、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租赁和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静态就业效应较小,但是动态就业效应较强,因此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是未来扩大和促进就业的主要行业。从近年来劳动力市场的行业供需数据看,就业的行业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传统制造业等行业的用人需求出现下降,而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用人需求在逐步上升。因此,从增加就业需求弹性的角度出发,我国产业政策应当以产业链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各区域吸纳就业的比较优势愈加明确,中西部将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动态就业弹性分析表明,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短期就业弹性存在较大差异,但地区之间的长期就业弹性差异不大。如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能够和东部地区进行有效对接,当东部地区某些产业处于衰退阶段、就业需求减少时,中西部地区能够对东部地区的失业人口形成有效吸纳。同时,如果中西部地区具备了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更多的企业会选择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生产,通过资本流动的方式扩大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规模和就业规模,中西部地区也会逐渐成长为新的生产和就业中心。这样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也将得以消除,进而各区域能够在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实际上,近年来,中西部部分地区已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当地劳动力选择就近就地就业。

(责编:秦华、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中国发展观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