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着力点是农民充分就业和农村城市化
辽宁日报: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时代命题,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照搬,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遵循。您认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着力点在哪里?
党国英:从前述基本目标来看,在农业增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着力点也应放在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农民的充分就业,一个是农村的城市化。
先说农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大量农民脱离农业,到城市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 “三农”问题中的农民问题,原来讲是农民的收入问题,现在看是就业问题。只要农民充分就业,收入就会提高。
在这方面,我们也作了比较。真正的收入低的农民和收入高的农民,主要差别是两个:第一,凡是收入高的农民一定是每年劳动时间长的。我们不要误解农民是天天在地里劳作的,绝不是这样的,种地少,他的劳动时间就短,决定收入高低的因素是年劳动时间的长短。所以,农民一定要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以后还要提高他的价值含量,必须将简单劳动转化为复杂劳动。第二,农民要学习、培训,要受教育。
因此,提高农民收入有两个关键点,一个要充分就业,一个要接受教育。换句话说,年劳动时间长的和受教育水平高的农民收入一定会高,这是普遍规律。让大量的农民到城里找工作,转化成市民,留下少量的农民,个人的耕作面积变大,劳动时间变长,就有可能采用先进机器、先进技术,那么农民就要接受培训。
在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一定要让留在农村的人口逐步转变为当代农场主,使农民成为农村发展主体,保证他们享受发展成果,提高收入水平。否则,城乡一体化将成为空话。农业要现代化,就要塑造当代新型农民,伴随新型经济组织的诞生,在原有农民当中培育新型农场主,而不是雇农。
再说城市化。真正的一体化,还不仅仅体现在增收上。城乡一体化后,可能逐渐不再提农民工的概念,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以后,他们就是市民,而不再是农民,也不再是农民工;而留在农村的农民,一体化之后,他们在职业上有分工,是农民,但他们的收入要和市民一致,他们享受的公共服务也要和市民一致。
随着农村逐步城市化、农村人口减少,要让规模变小的农村社区具有和城市基本一致的功能,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指在农村也搞一些大型的公共工程,而是指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公共服务。
过去我们说农村问题是稳定的问题,其实,中国社会的稳定主要是城市的稳定。农民追求的是过安稳日子,绝大多数农业主产区的农民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因为和过去比,生活水平的变化是显著的。很多人都说,不收税了,各种保障水平也在提高,所以,真正的农区形势还是不错的。所谓的“不稳定”主要指城市,特别是城市郊区,不稳定因素大多是因为扩大城市征地而引起的。
我研究过很多村庄,它已经跟农业关系不大了,劳动力都在城里,或者村庄本身就是城市规划区,这样的村庄没有耕地了,这样的村庄人不是农业人了。这种跟农业关系不大的村庄,要把它当成城市来建设。
因为很多农民走了,去了城里,空心村留下,其实这就是城市化的问题。城市化过程当中,离开农区的那些人,应该让他们固定在城市里,不要在农村扩建房子。但是,目前城市化问题没有解决好,他们无法在城市里定居,所以逢年过节还要回来。
对这种空心村,绝不能采取国家大量投入的办法,搞成形式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都没有人了,加大国家投入,其实就是浪费,而且村庄小了,就几百户人家,或百十来户,很多基础设施投入太浪费,太不划算。
对于一些与农业关系比较密切的村庄,如果搞城镇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注意避免一刀切。另外要注意,专业农户不适合集中居住。将来我国要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他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决定了还是分散居住好。所以,如果在农区搞“村庄兼并”,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特别要注意让家庭农场留在村庄。(记者/谭 怡/史冬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