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最重大的经济制度创新有三件:一件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快速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农产品全面紧缺、限量供应的局面。另一件是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此后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稳定的制度安排。第三件是2001年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从中受益。
在这三项制度创新中,第二项不仅处于中间时段,而且相对更具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因而更显重要。在这项制度创新中,有一件事非常值得重视,就是1991年10月至12月中央主持召开了11次专家座谈会(每次半天),酝酿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思想。我是这11次会议的参加者,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但有些情况仍然记忆犹新。
会议背景和座谈会设计
1991年8月初,中央就开始酝酿召开若干次座谈会,对一些重大经济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讨论,主要目的是为次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经济体制和政策纲领提法进行酝酿、听取意见。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找了一些对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有研究的同志(如吴敬琏、周小川)谈话,请他们作准备。
事实上,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就提出要在经济管理体制中利用市场调节,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指导方针;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使大家的认识跨越了一大步。到了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1989年,一些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对前一段“市场取向”改革产生了怀疑,有人甚至提出要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但是,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应当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主张实行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
上述争论在1990年和1991年比较激烈,报刊也发表了一些表达不同观点的文章。更好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路线,凝聚改革共识,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召开专家座谈会,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具有前瞻性、现实可行的方案与构想,特别是在以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作为经济改革目标、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应作何表述等方面,广泛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
参加11次座谈会的专家大部分是经济学家,其中有中国社科院的刘国光、蒋一苇、李琮、陈东琪、张卓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吴敬琏、王慧炯、林毅夫,国家体改委的杨启先、傅丰祥、江春泽,中国银行的周小川,国家计委的郭树清,以及外交部、安全部、中联部的专家等,总共不到20人。每次会议均由江泽民同志主持,一些中央领导同志也出席其中一些会议。
在一开始主持会议时,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座谈会是内部研究,主要是听取大家意见,不作结论。会议充满了自由讨论的气氛,与会者没有桌签,专家到会议室后自由选座位,发言顺序也不预定,多数专家不是念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而是敞开思想着重讲自己的意见;也有即兴发言的,但一般要求会后提供书面发言稿。
座谈会讨论的问题:第一个是分析资本主义为什么“垂而不死”,其体制机制和政策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第二个是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剧变进行分析,研究是什么因素导致苏东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停滞和危机,以致发生解体和剧变。在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专家们解放思想,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