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趋势、动力与路径
彭建强
2013年02月06日10:19   来源:河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一论断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是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深化和升华,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建设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近日发布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国民经济与农村发展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的要求更为迫切,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重道远。我们必须顺应阶段变化,遵循发展规律,增强忧患意识,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障碍,全面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和城乡良性互动、互促共融发展的新格局。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理论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下,劳动力会向预期收入高的现代工业部门转移。这决定了工业化的前期必然以现代工业部门扩张为主,通过提供就业、共享设施、文明辐射、要素流动等途径,吸纳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当工农数量的转换超过“粮食短缺点”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被现代部门吸纳殆尽时,社会劳动力在工农两部门间的分配将由竞争性工资水平决定。这时,农业部门要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通过提高生产率,继续为工业部门提供产品和要素支撑;工业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和改造,使之转化为现代部门,实现工农业的共同现代化。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我国农业部门释放劳动力的潜力和工业部门吸纳农业剩余人口的能力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阻滞了工农城乡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促进人口和要素在两部门间合理流动,实现农业与工业的协调联动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从传统农村为主的社会形态向现代城市为主的社会形态转化的过程。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曾出现了失业、犯罪、城市病等很多社会问题。发达国家主要采取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公共资源配给制度等措施,提高社会整体福利,解决转型期城乡各种社会问题,实现整个社会形态的转型。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加剧,但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人口的长期外流将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加剧城市就业、交通、住房等公共资源的供给紧张,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城市发展综合症;二是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外流,容易造成农业生产缺人手、农民老龄化以及农村“三留守”问题,如果不能有序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会极大地削弱农村发展活力,使农村发展陷入落后恶性循环圈。因此,只有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社会转型与经济转型同步,才能妥善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实现途径。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基本都经历了以乡育城、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一体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期,为了快速完成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依靠攫取农业剩余价值支持工业和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普遍加大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力度,消化吸收农业剩余人口,缓和城乡关系,化解城乡矛盾,促进城乡同步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由于工农城乡发展失衡,农业比较效益依然低下,农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依然落后,必须从根本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和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