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黄枬森:哲学之路即人生之路
王蓓
2013年01月28日08:52   来源:新闻中心特约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黄枬森教授90岁生日时,由他领衔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成立,《黄枬森文集》首发,他也被称为“中国哲学界一面旗帜”。这不仅是一份厚礼,更是黄先生多年的心血结晶。他和他的学术团队进行的主要哲学创新,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为一条红线,实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熔为一块整钢,更好地体现“创新哲学,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

  哲学的科学化是黄先生终其一生的理想,也是他奋斗了一生的事业,可以说他的一生都与哲学紧密相连,哲学之路就是他的人生之路。在哲学的精神家园里,有着他的满足与不满足:精神上的富足让他感到满足,而学海无涯同时让他感到无法满足。回顾过去,坚持“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黄先生在这条人生路、哲学路上,也曾经历低谷,但曲折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更加执著于对理想的追求。正如黄先生所言:“我不在乎人们说我‘左’还是‘右’,我只坚持我所追求的真理。”

哲学之路的前奏

  黄枬森与哲学结缘的命运,在少年时便现端倪。

  自明代起便享有“才子之乡”美誉的四川省富顺县,是黄枬森的故乡。1921年,黄枬森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黄文杰是清末最后一批秀才之一,书画文章颇有名气,以任教私塾为主业,兼做小吏,还是镇上的一位儒医。

  在父亲的安排下,黄枬森五六岁便开始读私塾,一读便是五六年。其间,在老师及父亲的指导下,饱览群书。到了10岁,他的文学修养已经颇深,曾以亲身经历写了一首五言古诗,描写几百只船出行的壮观景象以及沿途风光,令其父大加赞赏,认为如果在前朝,能作出此等水平的诗文,已经可以考上秀才了。

  1936年春,黄枬森读了两年高小后,父亲被邀请到大山铺乡当私塾老师。黄枬森也随父亲一起去了。在这个特别的私塾里,学生的年龄和水平都比较高,先生教学生读古文,做文章。虽然黄枬森在这里只读了一年半,但这段经历对他影响很大,他开始用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虽然黄枬森自认那时不知哲学为何物,但这种训练培养了他对哲学的兴趣。

  这种兴趣在他的高中时代变得更为浓烈。

  哲学就是要探索宇宙的奥秘。宇宙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规律如何?这就是世界观。哲学还要探索人生的奥秘。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生活才算有意义?这就是人生观。高中时代的黄枬森便开始思考这些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且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慢慢地,哲学成了他的研究志向。

  高中时代,黄枬森还研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潘梓年的《逻辑学与逻辑术》,以及一些苏联哲学家的著作,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一定的兴趣。黄枬森从艾思奇、潘梓年等先生的著述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哲学与自然科学虽分属文、理两个天地,但二者关系其实非常密切,不懂自然科学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哲学。研究“新哲学”不能没有物理学的基础。

  黄枬森的兴趣正是在“新哲学”方面,在他看来,哲学可以自修,但作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特别是有基础地位的物理学,靠自己啃书本就不行了。因此,高中时期的黄枬森对物理学非常重视,他用勤奋、刻苦克服了动手能力不足的缺点,加之读小学时打下了一定的理科基础,他取得了所就读的蜀光中学的物理竞赛第一名。1942年,黄枬森考取了有亚洲第一美誉的西南联大物理系。

  进入大学后,黄枬森很努力,但成绩中等。他不喜欢实验和繁琐的数据。他意识到自己的强项不在实践而在理论研究。他想,学习物理本不是他的终极目标,是想为将来学习哲学打下自然科学基础,不如干脆及早改学哲学。大学二年级,他便转到哲学系学习。

  虽然没能按照原先的设计先读完物理学再转读哲学,但在物理系这一年,可以说是黄枬森通往哲学之路的前奏。他学到了“手脑并用”、“系统思维”、“全局把握”等理科研究技巧。他曾回顾说:“我在物理系学习了一年……从实验中得到了科学的锻炼。我经常在反思,我至今坚持不渝地走哲学科学化的道路,恐怕同我受过一年的物理学训练有一定关系。”

  从那时起,黄枬森的哲学梦想正式扬帆启航了。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相关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