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黄枬森:哲学之路即人生之路
王蓓
2013年01月28日08:52   来源:新闻中心特约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致力于哲学科学化

  如果说从在哲学系开始读书到1978年是黄枬森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工作的第一个阶段,那么另一个阶段当数改革开放后的这30年。1978年,全国展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后,大环境宽松了。在这30年里,他真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对马列的哲学思想有所发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按照哲学科学化的道路和“哲学是科学”的中心思想,他将自己的研究工作逐步细化,落到实处。他曾把自己一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工作综合起来,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学和文化学。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先行者和建设者,黄枬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其思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必定会受到某些限制,从而有需要发展、修正或者丰富的地方,应该有一门科学叫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来理清这些思想的发展,来评价历史上提出来的哲学思想的功过是非。他不仅发表了一些有分量的文章、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还与庄福龄、林利任主编,历时13年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它不仅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之最,而且是世界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著作之冠,更是中国和世界学术界最系统、最全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巨作。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面的学术成果和他提出的研究原则与方法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前苏联《共产党人》杂志在评价中国哲学界的成就时这样写道:“通过黄枬森教授和其他一些人的努力,实际上在中国学界形成了一个探索列宁辩证法思想的完整学派。”

  他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亦有所成就。之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经典作家那里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黄枬森则有自己的看法:一是对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应抱一种坚持和发展的态度,既要肯定它的科学性,也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二是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由世界观、历史观、人学、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六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其总称。三是认为哲学范畴的展开应该从抽象逐渐走向具体,整个体系应按照这个原则来安排。

  黄枬森还是中国人学研究的开拓者。黄枬森在67岁以后,呕心沥血10余年,和同事们一起,从零开始在中国创建起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学科。从最初的“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大讨论到相对独立的人学学科建设,从有关人和人性的核心范畴界定到人本身的基本理论研究,从对主体性及其原则的科学论说到人学基本框架的严密设计,他都倾注了极大的研究热情。随着中国人学研究经历从无到有,到兴盛的发展历程,黄枬森教授的人学思想也在长年累月的孕育、积累中逐步走向系统化。他不仅是人学研究的开拓者,而且在中国人学界树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旗帜。

  黄枬森还十分关注国际的文明冲突论、文化帝国主义论、国内的文化热、现代新儒学研究及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讨论,他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是黄枬森及其同事们的一项有意义的科研成果。黄枬森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思考,以科学态度来研究、讨论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这种思考处处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体现出科学、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不过,总体上来说,黄枬森认为,他并没有所谓的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它和任何科学一样,是集体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

师表育后人

  2006年时,黄枬森的女儿黄萱说:“我父亲10年来每天工作三四个小时,有学术会议邀请,他从不推托。有时我劝他,这么大年纪了,有些小规模的学术会就不要去了,可他却说,就是这样的小型学术会上,大家发言最自由,最容易产生新思想,参加这样的讨论才能学到东西,一定要去。”

  他的学生、北大哲学系教授王东曾形容85岁的黄先生为“小学生”。他说:“先生每天勤奋学习,总是能发现新问题。”

  进入21世纪,黄枬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创新之道”,在撰写文章与学者们交流讨论的基础上,用10年时间,主持完成了由全国哲学界48位专家共同研究的国家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

  对于创新,黄枬森有他自己的看法。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主导方向既不是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也不是保守主义儒学复旧论,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综合创新论。

  为什么黄先生至今仍在学术上具有创新能力?他的学生、北大哲学系教授陈志尚这样解释:因为他是个“无私者”,他的头脑从不被名利、得失牵绊,情绪轻松,身心健康,思维灵敏清晰。“这就是所谓‘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敢于突破、敢于创新。”

  因为黄枬森在学术问题上,最乐于与人讨论,毫不隐晦自己的观点,但又坚持对事不对人,在生活中与不同学派的学者相处融洽,大家称黄枬森为“三宽先生”,即“治学宽广,待人宽厚,脾气宽和”。

  凡是黄枬森领导下的学会,在他的感召下,成员总是相处和谐,从不会出现“文人相轻”的情况。陈志尚举例说,当年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时,黄枬森任第一主编,带领全国50多位学者工作。这些学者分属不同学派,观点多有冲突,且都是国内一流专家,让他们默契配合不是容易的事情。黄枬森平等待人,学者们心悦诚服,在他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历经3个“五年计划”,终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顺利编写完成,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黄枬森虽是全书第一主编,却坚持与大家平分稿费,绝不多拿一分钱。

  黄枬森的治学精神也令人感佩。他坚持从来不讲自己不懂的,讲出来的一定都是自己想清楚的问题。有些问题谈不了就不谈,绝对不会乱谈。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追风,不赶时髦,特别不要抱着功利主义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和工作。作研究时要讲求‘理论良心’,实事求是,不耍花腔,不搞花架子,不哗众取宠,更不能作假,不能剽窃。”黄先生自豪地说,他这一生在学术上从未作假,并一直这样要求着自己的学生。

  黄枬森的为师之道也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听黄教授讲课是一种享受”是北大学生对黄枬森讲课的评价。他讲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把玄秘深奥、枯燥乏味的哲学讲得通俗、生动、朴实,有如阅读一本常识书,总能吸引各色各样的学生与听众。他认为,最应该向学生传授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大胆的创新精神、正确的人生追求。所以,黄枬森对他的学生虽不严厉,却要求很高。他告诉学生,要出高水平的东西,就一定要敢于从根本上突破和超越。

  黄枬森不仅对他自己的学生照顾有加,有不相识的年轻学子向他求教,他也都耐心解答。一次,两个学生到黄枬森家里请教问题,尽管他们并不是哲学系的学生,黄枬森还是和他们热情地聊了近两个小时。社会上一些爱好哲学的退休老人也常找上门来与黄枬森“争辩”问题,黄枬森总是耐心地听他们讲完,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女儿黄萱担心黄枬森的身体受不了,说“上门讨论的人你要是不能拒绝,我来帮你拒绝”,可黄枬森坚决不同意。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精神,学人典范”,黄枬森80岁生日那天,中央编译局副秘书长杨金海代表黄枬森所有已毕业的博士生送上了这个条幅,表达了学生们对黄枬森崇高师德的感怀和敬仰。

  原北大党委副书记杨河评价黄先生是北大的师德楷模。杨河说:“在他的身上,体现着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既有中国传统关于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理念的历史积淀,也有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教书育人、求真务实、淡泊名利、宽厚谦让、甘为人梯的师德精神风范。”

  2011年11月29日,黄枬森刚刚过了90岁生日,虽然年岁已高,但哲学仍是他的生活重心,他仍然坚持写作、研究、发表文章、参加会议。

  这不禁让人想起黄先生曾于2000年应邀为《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题词: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干戈止息,四海弟兄。

  安居敬业,其乐融融,绿色大地,郁郁葱葱。

  科技发达,人寿年丰,精神高尚,礼让成风。

  言为心声。这是人类的千年憧憬,也是黄枬森的理想与追求。

  黄枬森简介:四川富顺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导,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学会名誉会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面旗帜,在列宁的思想研究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等研究领域均卓有贡献。

  1921年,生于四川省富顺县;

  1942年,进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

  1943年,转入西南联大哲学系学习;

  1947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进入哲学系读研究生;

  1950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深教授;

  1981年至198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81年始任博士生导师;

  1981年至1996年,任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

  1983年至2000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

  1991年起,任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主任;

  1998年起,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1年起,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2013年1月24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

  曾任中国马哲史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

  曾任中国马哲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北京市哲学会名誉会长。

      来源:北大新闻网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相关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