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马庆钰:国外行政改革的五大趋势
2013年01月28日14:07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是此次行政改革中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具体措施有非垄断化与竞争、强制推动竞争、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竞争以及公共部门之间的竞争。

1.非垄断化与竞争新机制的建立主要通过四个途径:一是在原有独家国有服务部门之外再成立承担相同职能的新部门;二是将原来的独家国有服务公司进行化整为多的经营;三是对实行了公司制改造以后的原来的公共部门,予以持股比例的限制;四是在垄断性强弱分析基础上,对电力、铁路、自来水、天然气等公共服务行业内部不同业务部门进行拆分剥离,将基础设施以外的部分实施竞争性管理。

2.强制性推动竞争机制的建立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强制开放比如电网、煤气输送管道、输油管道、铁路等带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同类服务供应者可以租用的“共用承载器”;二是对强制开放的基础设施的收费即出租价格及其透明度由政府确立硬性要求,以保证合理竞争;三是标尺竞争,核心原则是分割经营的若干公共部门的产品与服务价格上限取决于同类公司的平均单位成本,而不是分割前的运营成本。从而避免单个公司操纵成本和垄断价格。

3.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竞争机制的形成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合同出租,亦称合同承包、竞争招标,指的是政府确定某种公共服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对外承包给私营企业或非盈利机构,中标的承包商按照与政府签订的合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用财政拨款购买承包商的公共产品和劳务。二是市场检验,是对内部和外部服务承担者进行比较以检验资金效率的方法。要求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内部单位与外部竞争者一起进行管理服务的竞争,并且要求参与竞争的内部单位,必须提供完整的过程性的成本信息。从而获得对内外部竞争者服务成本进行比较的真实信息,为政府改进管理打下基础。

4.公共组织之间的竞争机制,主要通过制造内部市场来实现。旨在打破传统体制中围绕国家公共福利供给而形成的垄断性集中配置、划片服务及客户分割,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竞争,为公民自由选择创造条件。美国将原来的义务教育费用由划片下拨给学校,改为以“教育券”(实际是有价证券)方式直接下发到有资格享受的个人以便于其自主择校;英国则通过发放“医疗券”(实际是公共医疗福利有价证券)让患者自主择医。这类改革都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大锅饭”里面制造市场,迫使公共部门在竞争中生存立足,从而改进服务质量满足公民要求的范例。

五、公共运营的信息化

公共运营信息化的核心是电子政务。这是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在政府管理领域出现的崭新事务。它首先于1993年在美国政府里面发展起来。此后仅仅10年时间,已经如火如荼,几乎进入了各国政府的管理之中。迄今为止名列世界前茅的是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英国、芬兰、德国、爱尔兰、荷兰、法国、韩国、新西兰、挪威、日本等国政府。

电子政务的出现使政府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电脑网络将政府部门与企业、公民联为一体,不仅大大节省了管理者的管理成本,也节省了被管理者的时间及费用。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政府的服务网络足不出户地办理,如申报纳税、查询企业增值税号、向统计局上报外贸统计资料、申请政府贷款、查阅政府文献、向政府咨询相关事宜等许多事务。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一是在各国的起步时间大致相同,大多数的国家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二是发展目标基本上都是指向提高政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管理的透明度、方便公民与企业等;三是都以满足社会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为出发点。作为一个必然趋势,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国行政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来源: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马庆钰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