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9日07:5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三是大国企和小民企的矛盾。过去十年,国企一扫萎靡不振的固疾,一路凯歌。数据表明,这十年,特别是这十年中的头些年,国企的平均利润率空前看好,超越民企。2011年,进入世界500强的57家企业,基本上都是国企,参与海外大宗并购的也多为国企。
过去十年,国企之所以取得这样辉煌业绩,主要是因为,2000年后,国家为了挽救处于危难时期的国企,实行了三年的扭亏的攻坚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抓大放小”。战略实施的结果,大批的国企纷纷从下游行业中撤退,有条件的国企在国家大力扶持下纷纷涌向上游产业,从而更强化了国企在上游产业中的垄断地位。上游产业,如能源、交通、矿产、电信、金融等,重要任务是为下游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中间产品和服务,下游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如各式各样的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业、服务业等。在这种由上为国企下为民企组成的垂直的经济结构下,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门大开,民营企业,利用廉价劳动力,充分发挥市场的比较优势,参与世界竞争,为对外出口提供大量的产品,赚取了大量外汇。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上游产业或企业,可依靠国家权力,通过垄断价格,有计划地从下游企业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暴利即超额利润。这就是当时国企之所以兴旺发达的根本缘由。
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可是,好景不长。因为上游企业的暴利,并非其本身因效率提高创造的,而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依靠权力从民企中转化而来的,因而在国企和民企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行动不协调和利益分割不均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下游企业经营状况还好的情况下,不十分突出;一旦下游企业因国内或国际市场的运行不畅、劳动力因工资提高而使经营效益下降和利润率下滑时,必然会凸显并尖锐化起来。时下,我们已清醒地看到,国民经济出现的种种矛盾,如贪腐问题严重,贫富差距逐步拉大,金融体系弊端层出不穷,等等,大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如果此矛盾不能及时和很好的化解,必然会严重威胁我国整体经济的安全。
如何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道路只有一条,必须加大和深化对处于上游垄断地位的国企进行制度性的改革,放权让利,消除垄断;降低上游企业的门槛,使民营企业也能进入,参与上游企业的竞争,使民企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优胜劣汰。通过民企的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矛盾。目前,在我国,大城市的发展快得惊人,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我到过许多发达的国家,包括美国,还没有见到一个国家有那么多的大城市、特大城市,那么多的极为豪华城市,大城市的快速发展,是一件好事,但不是越大越好,越多越好。《红楼梦》中说:“大有大的难处”!城市学告诉我们,许多国家的实践证实,大城市的发展,要有一定的限度,绝不是越大越好;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建设大城市,不仅要挤占大量的土地,包括农民的耕地,排挤农民的就业,减少粮食生产的土地面积,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重要的,大城市的发展还会产生许多“城市病”,如城市垃圾无法有效处理,造成社会的严重污染。相对来说,目前在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十分落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内需,提高城镇居民的收益,改善他们的生活,改革社会面貌,重点不是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是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发展小城镇。
小城镇的建设,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之中,走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的新型道路。切勿贪大求全,讲求小而精,坚决防止把城镇化变成大城市化。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宋养琰专栏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