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35年,四个年代时尚变迁
2013年01月06日09:57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上海市民对于出行难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挤公交和过江难了。上世纪80年代的公交车相比现在地铁的拥挤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很多公交站都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把挤在门口的乘客用力推进车子,再帮忙关上车门。而最能直接反映过江不便的观念就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与其说改变从开发浦东开始,不如说改变从一座桥开始。 1991年底,黄浦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南浦大桥竣工通车,上海人圆了“一桥飞架浦江”的梦想。此后,短短几年内,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奉浦大桥相继建成,黄浦江上跨起了道道彩虹;另一方面,黄浦江底的通道也一条条贯通,翔殷路隧道、新建路隧道、人民路隧道、西藏南路隧道、龙耀路隧道、上中路隧道……时至今日,恐怕大多数人一下子都数不清黄浦江上到底有多少座桥,江底有多少条隧道。

同样最先诞生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年代的地铁,则在解决公交难的同时,彻底改变了上海市民的出行方式。上海地铁一号线于1993年5月试运营,1995年全线建成通车。之后,二号线、三号线、四号线,一条条地铁出现在申城的交通版图上,轨道交通编号很快迈入了两位数,到2010年世博会开幕前,上海已经建成12条线路、420公里里程的地铁网络,都市人的出行距离和时间都开始用地铁“丈量”:中心城区市民出门500米内有地铁,浦东、闵行、嘉定、宝山、松江、青浦等市郊地区通了地铁,每3名乘客中有1名在地铁网络中通过换乘抵达目的地,50%以上的市民出行首选地铁……刚刚过去的2012年12月30日,轨交13号线一期西段又投入了试运营,随之,13条线、500公里的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

而要说这些年给市民出行带来颠覆性改变的,不得不提私家车的“飞入寻常百姓家”。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私家车绝对属于马路上的“稀有物种”,以至于人们看到Z字领头的牌照都要“侧目”,因为牌照上的字母“Z”取自“自备车”的第一个拼音字母Z,代表了这是一辆私人拥有的汽车。而现在,相当比例的上海家庭都拥有了私家车,以前出门靠公共交通,现在出门自己握方向盘,“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让恼人的赶路只“剩”沿途的风景。

可以说,这些年来出行方式的改变扩大了上海市民的生活半径,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交通出行还会更快捷、更便利。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建成两个200公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达到650公里左右,实现“区区通轨交”(除崇明县外);全市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总里程接近1200公里。到2015年,基本形成“45、60、90”的通行格局,即中心城内出行平均时间不超过45分钟,郊区新城到市中心区出行平均时间不超过60分钟,本市到长三角核心地区主要城市出行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记者 汪敏华 郭艺珺 陆绮雯)

(责编:张湘忆、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