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35年,四个年代时尚变迁
2013年01月06日09:57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的买“粮”经历,现年58岁的上海阿姨金小娣最深的记忆就是:“那时候什么都缺啊,面粉、蔬菜、豆制品等都得凭票买! ”

金阿姨颇为遗憾,由于8年前的搬迁,丢失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粮票和副食本,但她清晰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会儿,买什么东西都得凭票买,一家6口人,一天才可以买2斤菜。成人每人每天半斤菜票,小孩子每人的菜票量减半,才二两半。配合生活必需品的“量身”发放,没有粮票、菜票什么都买不到,即使个别人手中有钱,副食店的销售员也不会把东西卖给他。金阿姨强调,虽然带着粮票、副食本去买东西还得需要钱,但是只有钱没有这些“票”,什么东西也买不到。

资料数据显示,1978年前后,全国统购统销的农副产品达46种。尽管这种体制在商品极度缺乏的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统一计划分配、统一定价的方式,严重束缚了商品流通,也无法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

1978年改革开放后,粮食等农副产品问题逐渐好转,居民被统一压瘪的菜篮子开始慢慢鼓起来。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政策,逐步缩小农副产品统购范围,减少统购品种。也是从那时候起,粮票不像前些年那么紧张,个体商户、集体副食店相继出现,定量购买的销售方式逐渐退出舞台。这意味着,人们买吃的东西已不再需要排长队定量购买,而且不再为吃不饱发愁,议价粮悄然出现,副食品供应逐渐充足。

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餐桌上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市场上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冬天也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蔬菜,再也不用储存大量的干菜了。1985年,金阿姨的儿子出生了,儿时的他每天都能吃到一个鸡蛋,牛奶也是早餐的常客。金阿姨说:“这在我小时候想也不敢想。 ”

要说在吃上面有大的变化,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金阿姨说,那时候工资开始上涨,市场上的鸡鸭鱼肉供应量在加大。既有钱,市场上又有货,家里餐桌上有了大变化,吃肉变成了常事。过年过节,家里也会特意上街买上一条鱼或一只鸡,再也不愁吃不饱或没有猪肉吃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从发育到初步繁荣,为“想吃就吃”准备了条件。因此,吃就要吃好,这个观念已进入千家万户。也就在那段时间,餐馆多得像雨后春笋。很多老上海人还记得,当1989年肯德基在外滩的东风饭店开设其在上海第一家餐厅,这个入沪首个西式快餐品种在当时引起轰动。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有了“舶来品”超市,买菜和副食品除了去菜市场,还可以到超市购买。金阿姨开始很不习惯这种开放式的购物方式,找东西费时费力。但现在,她经常会去大超市买一些低价促销的粮油、生鲜水果等,“购物环境比菜场强多了”。

进入2000年以后,“外食”人口持续增长导致新餐厅不断涌现,现在足不出沪,就能享用到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美食。这几年,无论是大卖场的进口食品柜台,还是专售进口产品的超市,每天都生意兴隆,美国巧克力、日本糖果、韩国饼干以及泰国果干等风情小食,深受吃货们的欢迎。本地生活消费平台大众点评旗下研究机构大众点评研究院前不久发布的首份“上海餐饮风向标”显示,截至2012年10月31日,大众点评收录上海现存的餐厅数量总计60113家,5年间扩容超过3倍。近年来,讲究口味的上海人对充满异国风情的日式料理情有独钟,西北风餐厅、素食也能在申城赢得一片市场,而本帮菜的食客已经不满足肉食,最喜欢高蛋白低脂肪的“虾蟹”。

小小的家庭买菜篮子,在改革开放35年中从扁到满,不仅是量的增加,还有质的飞跃。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如今吃得健康的追求,见证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饮食变迁。

(责编:张湘忆、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